2020春季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理综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12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74分。
2.
请将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上。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Se-79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题6分,共108分)
1.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2.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的是
(
)
A.棉花细胞中检测到载体上的标记基因
B.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基因
C.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mRNA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
3.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通过基因定点突变,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改造后的干扰素比天然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此项技术属于
( )
A.蛋白质工程
B.细胞工程
C.胚胎工程
D.基因工程
4.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是
( )
①制造人工种子 ②微型繁殖 ③培育抗病毒烟草
④培育单倍体 ⑤生产脱毒植株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5.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B.过程①②需要照光
C.过程①②③不能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愈伤组织中形成的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6.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移植入母羊乙的去核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出生小羊的性状与甲羊完全相同
B.一般来说出生小羊的核基因型与甲羊完全相同
C.出生小羊的遗传物质由甲、乙两双亲共同决定,所以该过程为有性生殖
D.出生小羊的性状由甲、乙、丙三个亲本的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
31.(10分)请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cDNA文库属于________文库,其构建方法是: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________反转录产生的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
(2)
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其中只能“缝合”黏性末端的是________DNA连接酶;既可以“缝合”黏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平末端的是________DNA连接酶。
(3)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如果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需要用________处理细胞,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
32.(11分)下图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小麦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重组质粒T除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
图示中将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完成后没有直接导入农杆菌,而是先将其导入大肠杆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确认目的基因通过⑦导入植物细胞后是否转录,通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检测;验证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成功表达,通常采用________法从分子水平进行检测。
(4)
假设该抗病基因D,通过基因工程导入小麦后连接到小麦的一条染色体上,则该小麦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有________个D基因。
33.(9分)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①过程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需经过酶解,其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
②过程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此过程诱导融合运用的原理是
。
(3)
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在培养基中添加营养物质以外,还需要添加
。
(4)
经过鉴别和筛选后,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具备了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根本原因是
。
34.(11分)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过程①得到的B淋巴细胞在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需对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区别于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用
处理。
(3)过程③至少需要通过两次筛选和克隆培养,其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______________。图中X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筛选和克隆化培养得到杂交瘤细胞后,一般采用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两种方式进行培养,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如培养液需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两项即可)
35.(13分)下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进行培养的细胞往往取自于胚胎或幼龄动物,原因是其细胞
。
(2)容器A中的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要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
处理,其目的是
。
(3)
培养先在B瓶中进行,瓶中的培养基成分有葡萄糖、氨基酸、
无机盐、维生素和 等。细胞增殖产生的新细胞会表现出
生长现象,当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就会
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
,需用胰蛋白酶
处理后分瓶继续培养,称为
。
(4)细胞在C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只有极少数细胞存活,这是因为存活的细胞发生了?
,可无限增殖。
D
2.D
3.A
4.C
5.D
6.B
31.(10分)
(1)
部分基因(2分)
mRNA(1分)
(2)
E·coli(2分)
T4(2分)
(3)
农杆菌转化法(2分)
Ca2+(1分)
32.(11分)
(1)启动子(1分) 终止子(1分) 标记基因(1分)(顺序可调换)
(2)
获取大量重组质粒(让目的基因扩增)(2分)
(3) 分子杂交(2分) 抗原-抗体杂交(2分)
(4)
2(2分)
33.(9分)
(1)纤维素酶(1分)
果胶酶(1分)
(2)聚乙二醇(PEG)(1分)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分)
(3)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2分)
(4)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2分)
34.(11分)
(1)
注射特异性抗原(2分)
(2)
灭活病毒(1分)
(3)
杂交瘤细胞(2分) 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2分)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2分)
(4)
pH、动物血浆、气体环境、无菌、无毒的环境(答出两项即可)(2分)
35.(13分)
(1)分裂能力强(2分)
(2)使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2分)
(3)动物血清(1分)
贴壁(2分)
接触抑制(2分)
传代培养(2分)
(4)基因突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