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到实验室去:精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到实验室去:精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23 16: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猜一猜
调味佳品,来自海中;清水一冲,无影无踪
--食盐
导入
实验原理:
粗盐中的氯化钠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先把
粗盐放入水中溶解,然后过滤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因此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把过滤后的滤液加热蒸发就可得到氯化钠晶体。
LJ九(下)
教学课件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明确任务:
1.学会除去少量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2.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做好准备:
1.实验用品:蒸馏水、粗盐;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
2.熟悉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的基本要求。
友情提示:
加热蒸发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液体溅出后灼伤皮肤,尤其要保护好眼睛(建议佩戴护目镜)。加热前请将蒸发皿外壁擦干;当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动手实验:
1.溶解
称取3.0g粗盐,加入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因粗盐里含有不溶性杂质,得到的液体可能呈浑浊状态)
2.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3.蒸发
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指定容器内。
反思交流:
1.说出粗盐提纯的每步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3)蒸发:
?.加热前应将蒸发皿外壁擦干;
?.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
之二,以免液体沸腾溢出;
③.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高温液体溅出灼伤皮肤;
④.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⑤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放于石棉网上冷却,不能用手触碰,以免烫伤。
2.在本次实验中你用到了那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过滤和蒸发。
3.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分别起什么作用?
此过程中,有四处用到玻璃棒。
(1)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3)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4)转移晶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
1.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原理:泥沙不溶于水,而Nacl溶于水,其粒子直径差异大,泥沙不能透过滤纸而Nacl能透过滤纸。
(2)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3)过滤的要点:
(4)在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或剩余少量水)时,即停止加热,这样就得到了食盐固体。
2.提纯
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的一种或几种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提纯物质常用的物理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等。
1.在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试管
C.托盘天平
D.蒸发皿
B
2.在粗盐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时,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溶解
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
D.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
3.关于过滤操作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置于烧杯的中间
D
4.小林在家做“提纯粗盐”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将粗盐放入水中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速溶解
C.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成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环保低碳,要从小事做起
C
5.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时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用玻璃棒捣碎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为了节省过滤时间,可以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
C.蒸发时为防止物质溅出要不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
D.实验结束随即用坩埚钳将热的蒸发皿取下放在实验桌上
C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