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0
戏
曲
飞
天
山
水
诗
词
发
明
论
语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
不
亦
乐
乎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戏
曲
飞
天
山
水
诗
词
发
明
戏
曲
飞
天
山
水
诗
词
发
明
黑白纵横三千里
,
经天纬地一点通
。
戏
曲
飞
天
山
水
诗
词
发
明
与君弹做天籁曲
,
行遍天涯谁知音
。
戏
曲
飞
天
山
水
诗
词
发
明
点滴皆为天作物
,
千杯品来都是香
。
戏
曲
飞
天
山
水
诗
词
发
明
发
明
指南针
火
药
造纸术
印刷术
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封面标题页
目录页(导航页)
正文页
封底总结页
演示文稿的组成
文本
图片
声音
表格
视频
动画
图表
内容和结构的设计
版面和风格的设计
色彩搭配和图片的设计
演示文稿的设计
5.
调整两张幻灯片的顺序,再调整回来。
1.
输入文本:初级中学。
3.
第二张幻灯片插入“学生风采”图片。
2.
再添加一张幻灯片。
4.
播放演示文稿。
6.
设置演示文稿的模板。(任选模板)
围绕主题,思考结构
添加内容,美化页面
效果预览,打包输出
选用模板,确定风格
整理内容,加工素材
梳理要点,提炼标题
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步骤
1.
围绕主题,思考结构
2.
梳理要点,提炼标题
根据演讲的目的、听众,明确主题、内容模块、呈现的先后顺序及重点。
每个模块都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集中体现在每个标题中。标题要醒目、简短、直接,用词要恰当,便于记忆。比如所有标题都采用“动词+名词”
或“名词+形容词”的形式。
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步骤
论语(动词+名词)。
介绍茶文化可以用:品茗(动词+名词)。
介绍无锡的梅园:梅香(名词+形容词)。
飞天(动词+名词)。
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步骤
活动五:打开“无锡元素”文件夹,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明确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根据主题确定内容模块,以及各模块的先后顺序、重点等,并为各模块提炼标题。
我能行
制作要求:
1.
做两张幻灯片。
2.
第一张幻灯片(封面标题页):演示文稿的
主题;第二张幻灯片(目录页):各模块标题
(标题醒目、简短、直接,不需要配具体的模块
内容。)
3.
为幻灯片配上合适的模板。
4.
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完成后,每位组员各自制作
演示文稿。
我能行
1.
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封面标题页
目录页
正文页
封底总结页
2.
演示文稿主要包含哪些素材?
文本
图片
声音
动画
视频
表格
图表
3.
提炼模块标题时有哪些要点?
醒目、简短、直接,用词要恰当,便于记忆。
谢谢!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一)
认识演示文稿
课题: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一)(第5章
第1节)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5章第1节第1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演示文稿的组成,包含的素材,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围绕流程中的前两个步骤制作一个简单的演示文稿。该课为下几节制作完整的演示文稿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的一些基本技能在小学教材中已有介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对此内容进行引导。学生对于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步骤不十分了解,教师要讲解清楚、透彻。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演示文稿的作用及组成。
(2)了解演示文稿包含的素材。
(3)体会设计对于演示文稿制作的意义。
(4)熟悉“WPS演示”程序的基本操作。
(5)了解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
(6)学会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的前两个步骤:围绕主题,思考结构;梳理要点,提炼标题。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围绕主题,思考结构;梳理要点,提炼标题。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策略,创设情境完成“无锡元素.dps”演示文稿;将重点与难点利用任务驱动方式呈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掌握知识点。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机房、学案、课件。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使用《中国元素.dps》演示文稿作为教与学的主线,相关学习活动围绕此展开。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演示文稿的组成及包含的素材,并引导学生感受其浓烈的中国风,使他们体会到设计对于制作演示文稿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模仿它来制作演示文稿《无锡元素.dps》,熟练“WPS演示”程序的基本操作,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提炼主题和小标题。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思考
1.
教师活动
播放演示文稿《中国元素.dps》。配合讲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弟子的言行集,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中国的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之一,京剧更被称为中国的“国粹”。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而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文房四宝”作为书法、中国画的工具,备受文人的喜爱和珍藏。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对世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2.
学生活动
观看《中国元素.dps》。
3.
教师活动
刚才为大家播放的是一段题为《中国元素》的演讲。如果这段演讲只有口头陈述,没有演示文稿作为辅助,恐怕不管演讲者讲得多么精彩,同学们也会觉得枯燥、无趣。所以,演示文稿能让演讲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清晰、印象深刻。
4.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中国元素.dps》,感受这一具有浓郁中国风的作品,体验演示文稿的魅力,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同时介绍演示文稿的作用。
(二)任务驱动,学习新知
揭示课题: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板书)
1.
演示文稿的组成,包含的素材
(1)教师活动
看过了《中国元素.dps》这个演示文稿后,谁能总结一下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演示文稿中主要包含哪些素材?
(2)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演示文稿的组成。封面标题页、正文页、目录页、封底总结页等。分析演示文稿包含的素材: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表格、图表等。
(3)设计意图
对光盘提供的《中国元素.dps》进行了一些改动,增加了目录页、封底总结页,声音、视频、表格等素材。学生通过观看作品,自然总结出演示文稿的组成、包含的素材。
2.
演示文稿的设计
(1)教师活动
提问:演示文稿《中国元素.dps》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演示文稿的风格,浓烈的中国风,贴切主题。
(3)教师活动
由此可见,演示文稿的设计不光包括内容和结构的设计,还包括版面和风格的设计、色彩搭配和图片的设计等。如果不重视后面这两部分设计,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也就无法体现出它的优势。
(4)设计意图
分析整体设计对于制作一个演示文稿的重要意义。
3.
“WPS演示”程序的基本操作
(1)教师活动
制作演示文稿常见的程序有PowerPoint、“WPS演示”等,我们要学习的是“WPS
演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先掌握“WPS演示”程序的基本操作,才能开始制作演示文稿。
(2)学生活动
参考教材和学案上的学习内容,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WPS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
(3)学习要求:
在“WPS演示”中输入文本。
在“WPS演示”中添加一张幻灯片。
在“WPS演示”中插入图片。
播放演示文稿。
调整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顺序。
设置演示文稿的模板。
(4)学生活动
探究后展示成果。
(5)设计意图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了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在这里进行温故,是为了给下面作品的制作打下基础。
4.
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流程
(1)教师活动:设计制作演示文稿就像拍一部电影,制作者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要干着剧组所有部门的活。所以,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也要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和创作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2)学生活动
自学教材相关内容。围绕主题,思考结构;梳理要点,提炼标题;整理内容,加工素材;选用模板,确定风格;添加内容,美化页面;效果预览,打包输出。
5.
学习前面两个步骤
(1)教师活动
演示文稿是为演讲服务的,所以首先要根据演讲的目的、听众,明确主题、内容模块、呈现的先后顺序及重点。
教师演示《中国元素.dps》。提问:这个演示文稿的目的和听众是什么?主题是什么?分为哪几个模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活动
每个模块都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集中体现在每个标题中。标题要醒目、简短、直接,用词要恰当,便于记忆。比如所有标题都采用“动词+名词”或“名词+形容词”的形式。例如:介绍茶文化可以用:品茗(动词+名词);介绍无锡的梅园:梅香(名词+形容词)。再如:飞天(动词+名词),因为有了丝绸之路才有了敦煌艺术,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所以用“飞天”作为敦煌艺术和丝绸之路的标题很贴切;论语(动词+名词)。《中国元素.dps》的每一个标题都采用了一个词组,言简意赅。
(3)设计意图
以《中国元素.dps》为例来讲解前两个制作步骤,清晰明了,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
教师活动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两个步骤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演示文稿。无锡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大家作为无锡的小主人,是不是有义务也有能力为那些想了解无锡的朋友们介绍一下“无锡元素”呢?
2.
学生活动
打开教师提供的“无锡元素”文件夹,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明确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根据主题确定内容模块,以及各模块的先后顺序、重点等,并为各模块提炼标题。
3.
制作要求
(1)做两张幻灯片。
(2)第一张幻灯片(封面标题页):演示文稿的主题;
第二张幻灯片(目录页):各模块标题(标题醒目、简短、直接,不需要配具体的模块内容)。
(3)为幻灯片配上合适的模板。
(4)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完成后,每位组员各自制作演示文稿,保存到E盘的“第5章”文件夹中,文件名自拟。
4.
设计意图
“无锡元素”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教师提供的素材也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演讲目的和听众确定具体的主题,进而选择模块内容,这样制作起来更容易上手。
(四)小组交流,教师评价
1.
教师活动:评价、补充、归纳、提炼。
2.
学生活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交流各自设计的演示文稿模块内容和主题。
3.
设计意图:通过成果展示活动,让各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
通过几个问题,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