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2.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生命,可以生长,及其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
1.提问: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是在不停地活动,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默默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那就是骨骼。
2.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探索人体的骨骼结构
1、活动: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学生动手实践,活动结束后指名回答)能不能给人体全身的骨头分分类?
2、讲解: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3、观察骨骼模型,对照全身骨骼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头骨是什么样的?
(2)躯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柱分别是什么样的?
(3)手臂骨包括哪些骨?大腿骨的几块大骨分别又是什么样的?
三、交流展示
1、游戏——看谁说得快。
(1)师指骨骼模型,学生说出骨的名称;
(2)师说出骨的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2、活动:把贴在纸板上的人体骨骼剪下来,拼成一副完整的人体骨骼。
四、达标检测
1、人体中共有(
)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我们把人体的骨头分成(
)、(
)、(
)、(
)四个部分。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
)(
)、(
)、(
)。骨(
)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骨骼有了全新的、深刻的认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人体的骨骼结构和主要部位的名称,举手回答。
六、布置作业
1、对照人体骨骼图,记住各部位名称,特别是几个主要部位的骨骼名称。
2、完成《科学实验册》第1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