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单元压强与浮力(江苏省中考真题1)(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单元压强与浮力(江苏省中考真题1)(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4 10:2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单元压强与浮力(江苏省中考真题1)(有答案)
一、选择题
1.(2018.扬州)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  )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2.(2018.南通)用易拉罐、水、橡皮泥、酒精灯按图片位置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B.易拉罐被压瘪也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用酒精代替水注入罐中也能完成实验
D.罐口不用橡皮泥堵住也能观察到罐被压瘪
3.(2018?苏州)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4.(2018.泰州)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
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
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
5.(2018.苏州)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下列现象与这一物理知识无关的是(

A.甲图中,同学向前吹气,纸条向上运动
B.乙图中,在气球的左侧吹气,气球向左侧运动
C.丙图中,同学用吸管吸饮料,饮料进入口中
D.丁图中,在硬币上方吹气,可以将硬币吹入碗中
6.(2018.泰州)动车进站时,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动车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站台上都标有“安全黄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  )
A.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B.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C.气流速度小,压强小
D.气流速度小,压强大
7.(2018.宿迁)寒冷的冬天,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通气孔(与大气相通)由于冰冻堵塞而不通,放水使用后发现不锈钢水箱变瘪了,如图所示,水箱变瘪说明(

A.存在大气压强
B.水箱存在热胀冷缩
C.水箱的不锈钢老化
D水变成冰时体积变大
8.(2019.常州)以下四个增大压强的情境中,所用方法与另三个不同的是
A.盲道上有凸起的小圆点
B.菜刀刀刃很锋利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9.(2019.常州)水平台面上有两个同规格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甲、乙液面刚好相平此时,设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A甲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甲;B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
)
A.F浮A=F浮B,p甲>P乙
B.F浮A=F浮B,
P甲C.F浮A
p乙
D.F浮A10.(2019?无锡)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深潜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固体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若用质量为60g,密度为2.4g/cm3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粘剂的密度为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球”能承受很大的压强
B.这块固体浮力材料能漂浮在水面上
C.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24g
D.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75cm3
二、填空题
11.(2019.南京)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图示是同一只鸡蛋在两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景。图中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鸡蛋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ρ甲______ρ乙,F甲______F乙,p甲______P乙,以下三种方案:①在鸡蛋上开小孔,用注射器抽取鸡蛋内蛋清,再用胶带封好小孔;②在鸡蛋上开小孔塞入大头针,用胶带封好小孔;③在容器中加入比原液体密度更大的液体,若想使鸡蛋在乙液体中下沉,可行的方案有______(填序号)。
12.(2018.泰州)如图,一重为0.5N的鸡蛋沉在水底,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仍沉在水底,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上浮,最终静止时排开盐水的重力
0.5N(选填“>”、“<”
或“=”).
13.(2018.宿迁)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个正方体物块的边长为________cm;用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g;该物块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g=10N/kg)
14.(2019.常州)2018年8月,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发生漏气现象为查明泄漏点,宇航员在舱外用剪刀剪开飞船外表面坚韧的纤维层,图示两种剪刀中,适用此项任务的是
(选填“甲”或“乙”)检查发现,漏气点是飞船舱壁面积为5mm2的小孔,用胶塞即可封堵,设飞船内气压为1×105Pa,飞船外接近真空,胶塞受到舱内气体压力为
N.该小孔是在飞船制造过程中使用电钻误操作而成,为此,建议增加超声波探伤环节,人耳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其频率
(选填“小于”或“大于”)
Hz
15.(2019.南通)用天平测量体积为30cm3的实心物块的质量,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示数如图甲,则物块的密度为
 g/cm3.将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如图乙所示,把该物块放入盛有另一种液体的烧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将
 ;物块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则液体的密度为
 g/cm3.(g取10N/kg)
16.(2016.扬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了      N.为了使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更明显,他可采取的措施有      、      (填两种方法).
17.(2017.泰州)一物块的质量为90g,体积为100cm3,现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松手后,物体将会  (上浮/下沉/悬浮),最终静止时物体排开水的质量
g。(g=10N/kg,ρ水=1.0g/cm3)
18.(2018江苏省无锡市,20,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______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________________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
0.5mm2,两手指均用
2N
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_______Pa。
19.(2018.扬州)在下列三个小实验中.
如图甲所示,用带电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向塑料棒偏转,原因是 
 ;如图乙所示,将一薄塑料片水平插入磁铁和回形针之间,回形针 
 (会/不会)落下来;如图丙所示,将矿泉水瓶注满水并盖紧瓶盖,在a、b、c处开小孔(a和b在同一水平面上),只有 
 孔有水喷出.
20.(2018.淮安)如图所示为我国某新型战略核潜艇。它在水面航行时排水量为9000t,受到的浮力为  N。它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N/kg)
三、实验探究
21.(2016.苏州)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
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
A、塑料块B和塑料块C(B
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
(1)他按图甲和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并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
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
(3)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1)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
①选择的塑料块是      (B/C)。
②增加的步骤是      (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③当满足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条件时,物体上浮.
22.(2017江苏省无锡市)同学们用塑料瓶和细沙等试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g

10N/kg,ρ水=1×103kg/m3)(1)为了测出塑料瓶的体积,进行如下操作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通过增减砝码和调节游码的方式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②在空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细沙,拧紧瓶盖,在瓶颈系一细绳,手拿细绳将塑料瓶完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瓶没有接触烧杯,水没有溢出),通过增减祛码和移动游码使大平再次获得平衡,所用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为167g,塑料瓶的体积是_______cm3.
(2)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二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铁块可以在水中下沉,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鸡蛋可以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实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觉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选择了装入细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实验步骤d和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根据实验步骤c和d可以验证猜想三是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______________(需要重新进行a实验)后再进行探究。
③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应了物体的沉与浮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e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_______g/c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计算题
23.(2019.南京)2019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又一项成就-“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科技馆展厅内“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质量为36kg。
(1)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牛?(g取10N/kg)
(2)若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24.(2018.泰州)如图是一台火灾现场侦察、灭火的消防机器人,其质量为600kg,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以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沿直线匀速前进了1min,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2倍(g取10N/kg)。求:
(1)消防机器人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
(2)消防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5.(2018.常州)兴趣小组自制液体密度计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成计算,(两种都做,以方法一为准)
我选择方法
(一/二)完成计算
方法一:精确测量比水小的液体密度
步骤:
①取一上端开口的薄壁厚底玻璃筒,标有0~50mL体积刻度
②将空玻璃筒开口向上放入水中(ρ水=1×103kg/m3),玻璃筒竖直漂浮,向玻璃筒内加水至50mL刻度线时,在玻璃筒与外侧水面相平处做记号线
③将空玻璃筒开口向上放入酒精中(ρ酒精=0.8×103kg/m3),向玻璃筒内加水至30mL刻度线时,外侧酒精液面恰好与玻璃筒记号线重合
④将空玻璃筒开口向上放入待测液体中,向玻璃筒内加水至外侧待测液体液面与玻璃筒记号线重合,利用玻璃筒内水的体积刻度,可测得待测液体的密度.
g取10N/kg,问:
(1)每次实验,玻璃筒记号线与外侧液面相平时,其排开外侧液体的体积是多大?
(2)玻璃筒的重力有多大?
(3)该密度计能够测量的液体密度的最小值有多大?
方法二:精确测量比水大的液体密度
步骤:
①取一上端开口的薄壁厚底玻璃筒,标有0~50mL体积刻度
②将空玻璃筒开口向上放入水中(ρ水=1×103kg/m3),玻璃筒竖直漂浮,在玻璃筒与外侧水面相平处做记号线
③将空玻璃筒开口向上放入盐水中(ρ盐水=1.2×103kg/m3),向玻璃筒内加水至20mL刻度线时,外侧盐水液面恰好与玻璃筒记号线重合
④将空玻璃筒开口向上放入待测液体中,向玻璃筒内加水至外侧待测液体液面与玻璃筒记号线重合,利用玻璃筒内水的体积刻度,可测得待测液体的密度.
g取10N/kg,问:
(1)每次实验,玻璃筒记号线与外侧液面相平时,其排开外侧液体的体积是多大?
(2)玻璃筒的重力有多大?
(3)该密度计能够测量的液体密度的最大值有多大?
答案
一、选择题
1-5,ADBCC;6-10,AACAC
二、填空题
11.
<???=???<???②?
12.变大,=
13.4.00,32.0,200
14.
乙;0.5;大于;20000
15.
1.2;0.3;增大;1.2
16.
0.2;增加液体的密度;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7.
1,上浮,90
18.
(1)乙;两端所受压力;(2)4×106。
19.带电体吸引轻笑物体,不会,C
20.
9×107,增大,增大
三、实验探究
21.(1)F1﹣F2;(2)铁块接触到容器底部;(3)①B;②测出塑料块B的重力G;③F1﹣F2>G.
22.(1)①
133

34
(2)①
e
错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②增加或减少瓶中细沙(其它答案亦可)③1.1。
四、计算题
23.解:解:(1)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
F=G=mg=36kg×10N/kg=360N。
(2)车对地面的压强:
p===9×103Pa。
答:(1)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为360N;
(2)若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9×103Pa
24.
(1)由v=得,消防机器人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
s=vt=3m/s×60s=180m;
(2)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
F=G=mg=600kg×10N/kg=6000N,
它对地面的压强:
p===1.2×104Pa;
25.答案:
方法一
(1)V排=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