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先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找找文中介绍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分别是什么。过程中,适当出示相关图片。
2.结合展示图片提问,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万物与方向的密切关系。
3.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呢?(学生回答)
要是你们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那可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告诉你们在野外迷了路辨别方向的一些方法,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指、帮、助、碰、慌、辨、盏、闯”这些生字,可通过动作表演让学生识记。“针、永、特、积”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让学生识记,如“针”和“什”,“永”和“水”。“碰”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永”还可以通过区别同音字的方法让学生识记。
谜语示例:
业上前头,藏在石后。物体相撞,与人邂逅。(谜底:碰)
形近字歌示例:
插秧种枳,织布识字。积极进取,独树一帜。
同音字歌示例:
弟弟很勇敢,游泳不怕寒。永远不怯场,姐姐来咏赞。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帮:上宽下窄,最后一笔竖要直,但不宜过长。
助:左边的提稍向里收笔,右部的撇伸展。
永:点靠上,撇宜小,捺脚平。
碰:左边的“石”要写得瘦长一点。
特:左窄右宽,“牛”的第四画是提,不是横。
积:“禾”作部首时末笔捺变点。
易错提示:
指:右上部撇左边不出头。
导:上半部分记得要封口,下半部分是个“寸”。
(3)多音字。
正
别
分
(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十(十人)—针(针尖)—汁(果汁)—叶(叶子)—计(计算)—什(什么)
一(盏)路灯 一(棵)大树
一(张)书桌 一(颗)星星
一(场)大雪 一(道)沟渠
(闯)进屋里 (帮助)别人
(碰)到同学 (辨)别方向
大树的枝叶很(稠密),爷爷的头发很(稀疏)。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明确:太阳、北极星、大树、雪。
拓展示例:
指南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2.读第1节,说说本节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在野外迷了路,可以用天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3.第1节中的“天然的指南针”指什么?
明确:“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大自然中那些可以辨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人们:如果在野外迷了路,不用慌张,因为有很多自然现象能帮我们辨别方向。
4.第2节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呢?说明了什么?
明确:把“太阳”比作“向导”。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晴天时“太阳”和“树影”可以为人们指点方向。
5.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明确: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6.为什么太阳能给我们指路呢?
明确:因为我国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中午的时候,太阳总是在南边,而树木的影子正好位于光源的相反方向,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和树影来辨别方向。
模仿秀:
模仿“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写修饰性的词语:
(迷人)的风景 (美丽)的鲜花
(可爱)的小兔 (调皮)的小猴
(有趣)的实验 (金黄)的稻田
(宽敞)的教室 (广阔)的田野
7.阅读第3节,思考:晴天的晚上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来辨别方向?
明确:北极星。
8.为什么说“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明确: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因为北极星是天空北部最亮的一颗星,航海的人和旅行的人在晴天的晚上常常靠北极星来辨认方向,所以它像盏指路灯。
9.北极星的位置是固定的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是。
“永远”一词说明北极星的位置一直都在北方。
拓展示例:
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寻找时,通常要根据北斗七星来寻找。北斗七星是七颗比较亮的星,它们相连形状像一把勺子。将勺头的两颗星连一直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两星间隔的五倍处,有一颗略暗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填空。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中午的时候它在( )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 )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 )方。
明确:南 北 北
2.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那么,大树、积雪又是怎样为我们指明方向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了解。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指南针 帮助 向导 永远
碰到 特别 积极
2.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两个天然的指南针;这一节课,我们来看看大树、积雪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4节,思考:阴雨天气,我们怎么辨别方向呢?
明确:阴雨天,我们可以利用大树的枝叶来辨别方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为什么说“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明确:树的枝叶稠、稀与太阳光照射时间和照射量有关。在北半球,树冠南部的一面因为受太阳光照射得多,所以枝叶茂密,长得稠些;树冠北部由于受南半部的遮挡,自然影响到太阳光的照射,所以树叶长得稀疏些。
3.阅读第5节,思考:冬天我们怎么辨别方向呢?
明确:冬天,我们可以利用沟渠里的积雪来辨别方向。
4.为什么说“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明确:因为积雪融化的快慢与地表温度有关。中午太阳高挂在南方,南面朝阳的积雪晒的太阳多,温度高,就化得快;背阴的一面,也就是朝北的一面,太阳晒不着,温度低,积雪就化得慢。
5.第6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6节和第1节首尾呼应,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AABC式词语拓展示例:
细细观察 欣欣向荣 津津有味
代代相传 空空如也 奄奄一息
亭亭玉立 历历在目 彬彬有礼
恋恋不舍 依依不舍 滔滔不绝
多多益善 跃跃欲试 翩翩起舞
栩栩如生 牙牙学语 源源不断
6.讨论:你还知道别的天然的“指南针”吗?
明确:苹果:到了秋季,苹果红的一面是南面。
竹子:竹身颜色较为青绿的一面,朝向南方;较为青黄的一面,朝向北方。
青苔:田埂、土坡的南面干燥,很难生长青苔;北面潮湿,多生苔藓,因为北边少有阳光照射。
果树:南面枝叶茂密,果实较多,树皮光滑;北面枝叶稀疏,果实较少,树皮粗糙。
树桩:年轮宽的一面是南方。
蚂蚁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关于思考的名言拓展示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布莱希特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普朗克
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洛克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爱迪生
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洛克威尔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填空。
白天:观察( )——中午时,太阳在( )边,树影指向( )方。
黑夜:观察( )——永远高挂在( )方。
阴雨天:观察( )——( )的一面是南方,( )的一面是北方。
下雪天:观察( )——化得( )的是北方,化得( )的是南方。
明确:太阳 南 北 北极星 北 大树枝叶 稠 稀 沟渠里的积雪 慢
快
2.小结。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当我们迷路的时候,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都会来帮忙,为我们指点方向。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