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美术知识分析画面对比色,简化,构图......。
2.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注意观察动物动态,理解用基本形表现方式画出复杂的形。
3.通过讲故事珍惜朋友之间友谊,加深学生对好朋友的理解。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用基本形表现画面,初步了解色彩,构图,拟人化美术术语。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这节课对友情理解,对复杂形的简化处理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图片。
2.记号笔、素描纸、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
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其实,这些烦恼往往并不是由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与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对待问题的态度有关。我们常常只看到事情坏的一面而忽视了好的方面。所以,我们的心情是否快乐,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问题。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老师讲故事:一只狗和一只猫,他们的兴趣爱好很不一样小猫小狗喜欢在公园里玩耍,他们跑着跳着。小狗喜欢爬树,再高的树他都可以爬上去;而小猫喜欢安安静静的坐着画画,它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
下雨了,小狗喜欢雨,而小猫就认为是时候回家了。
......
你们觉得这样两个不同的动物,
可以成为好朋友们?小组讨论
。
师:它们是好朋友吗?生:学生回答,通过几张图片判断它们是好朋友吗?
师:什么是好朋友?生:好朋友就是感情很好,有共同语言而经常交流,相处起来很舒服,双方有时间就相约在一起而聚一聚。
(2)分析图画(5点)
1.
师生讨论。
2.
绘画的简化:背景中的细枝末节都被舍弃简化了。
什么是简化?简化: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
2基本形: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
3.冷(蓝绿)暖(红黄)对比
蓝:泥土色(红)
冷暖对比红:绿
紫:黄
黄:蓝
对比色:画面能够很显眼。
色彩对比:强
弱
万绿丛中一点红
4拟人化: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化:穿人的衣服。有人的语言。有人的动作。
5构图:太小
偏左偏下
五、临摹一张画
用基本型临摹一张画。
六、展示交流,分享快乐
展示作品,同学们们,图画完成好了,送到老师这儿来吧。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2、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