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玉石文化(一)》
课型
手工制作课
课时
2
教
学目
标
1、了解玉的一些常识,简单了解远古时期玉的作用及内涵、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造型和审美特点。2、尝试用透明皂雕刻一件简单的“玉器”。3、引发学生对玉的好奇和喜爱,培养儿童对祖国的玉石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
学重
点难
点
重点:通过赏析制作,了解古代玉器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难点:能感悟到祖国玉石文化的内涵,热爱祖国的玉石文化。
教
具准
备
课件、透明皂、塑料刻刀。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学法指导关键点拨
一速
移导
入3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老师写个什么字:“王”,王在古代是什么人?王的腰间挂了一块小石头(写“玉”),美石为玉,为什么要挂玉呢?宝盖头有房屋的意思(写“宝”),家中有玉就为宝,为什么呢?从古到今我们中国人都是把玉视为珍贵的宝物,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这么喜欢玉,玉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成长,并且形成了一种博大深邃的文化——玉石文化。(板书)
二合作探疑10分钟
探究新知,感受魅力1.
你们喜欢玉吗?那我要考考你了:玉有什么样的颜色?白玉:在玉中是很珍贵的一个品种,最好的要数羊脂白玉了。黄玉:有浅浅的黄,也有深点的黄。青玉:发青的白玉,有淡青色,深青色,比较多见。碧玉:碧玉就像春天的柳叶一样青翠。墨玉:碧玉上有黑点的玉就是墨玉.还有比较特别的颜色:红色和紫色。这也是产量比较少的玉种。2.
那玉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又需要多少年才能形成呢?谁来猜猜看。以我们新疆昆仑山出产的和田玉为例,看看她是怎样形成的。(视频)和田玉所经历的这些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是所有玉矿共同经历的。3.
据考证,人类发现和使用玉至少有两万年的历史,那玉是怎样被人们发现并使用的呢?远古的先民们最早使用的工具就是我们随手可见的石头了,后来他们从山上找到了一种特别的石头,你们猜猜它是什么?不过用着用着,这块石头慢慢磨损变小了,不好当工具了,你猜,他们会怎么处理这块石头呢?他们就把它作为装饰品戴在身上。直到现在新西兰的毛利人依旧是把玉作为装饰品来使用。然而在中国,玉作为装饰品只是迈开了中华玉文化的第一步,它又将被赋予更高的神圣的使命。4.
自古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在今天如此,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更是如此,他们首先就是要保证自己不被饿死,那就要让自己的庄稼能有个好收成,庄稼能不能丰收最大的敌人就是干旱,就是不下雨,如果老不下雨,那就意味着颗粒无收,自己就会被饿死。那干旱无雨的时候,原始人该怎么办?学生猜测他们别无办法,只能祈求上天,祈求天上的神明保佑,这时候他们就会让部落中最聪明的人来当巫师,来和神明对话,并且还需要一件沟通天地的神器,这时原始人就想到了玉,玉产生于高山之上,质地坚硬,晶莹温润,富有光泽,这不就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吗?于是,玉从此走上神坛,成为沟通天地的神器,这也正是原始人在条件、工具如此低下的情况下,煞费苦心雕琢玉器的原因。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C形玉龙弯弯的造型正是天上闪电或彩虹的象征,是引来雨水的象征。良渚文化中的玉琮外方内圆的造型也是代表了天圆地方的含义,是祭天的法器。而神人兽面纹中的神人形象,正是巫师的写照。(看视频)欣赏玉器,开拓眼界现在我们来共同欣赏几件古代的玉雕作品。鱼:年年有余,人类最早生活的地方一般都离水很近,水中生物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对鱼也是很有感情的。鸟:鸟可以飞翔,也特别漂亮,很多部落都以鸟作为图腾,对鸟很喜爱。蝉:古人认为蝉能从土中钻出,飞上枝头,认为它可以重生,金蝉脱壳,蝉的声音很响,有先声夺人的意思。龟:长寿的意思,有知天命和保平安的意思。鹿:神话故事中寿星骑的就是鹿,鹿是仙兽,鹿和福禄寿中的禄谐音,也是代表有好运有钱的意思。蟾蜍:就是癞蛤蟆,因为它一次能生产很多宝宝,人们希望像它一样多子多孙。龙:这条龙造型很漂亮,弯弯的,上面还装饰了一些线条。玉人:人们还会把自己喜欢的一些人雕刻下来,咱们徐州博物馆中就有一组精美的玉舞人。欣赏学生作品,动手尝试雕刻今天我们不仅欣赏美玉,我们还要尝试雕一雕。看看我们的材料和工具,就是用我们家里洗衣服的透明皂,因为它也有着这么晶莹的感觉。怎么雕呢,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你们看看小朋友们都雕刻了什么呢?这是一只蝉,他是怎么雕刻的呢?(生说雕刻步骤,教师补充)这是小花,他又是怎么雕刻的呢?(生说,师补充),继续欣赏。
三巩固拓展20分钟
你们想一想自己可以雕刻什么呢?和同位说说自己的想法,提问几个学生。讲一下用刀注意事项。开始雕刻。
四验收反馈4分钟
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五建构生成2分钟
六作业布置1分钟
板书设计
课题:玉石文化。
教学反思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