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二)课件(5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20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二)课件(5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4 09: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第四部分
广东省2020年仿真模拟卷
广东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仿真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1分)
(2)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1分)












(3)□□□□,蒙络摇缀,□□□□。(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4)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
(2分)




















(5)请把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默写完整。
(4分)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zhēn
yán(
)”,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2)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过不一会,暴风雨就xiē


lǐ(
)地开始了。
(4)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ɡ


zhānɡ(
)的局面。
箴言
拮据
歇斯底里
相得益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C.
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D.
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A
【解析】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C.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
为增加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D
【解析】A.“其目的”与“为了”语义重复;B.缺少主语,删除“关于”;C.“规划”不合语境,应改为“方案”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紫荆花,原产于中国。性喜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早春开放,无论枝、干都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叶片呈心形,圆整而有光泽,常常被种植于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其树皮、花梗还可入药,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之功效。紫荆花还是家庭和美、故园乡亲的象征。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分)
.
.
(2)根据材料内容,以“紫荆花”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2分)
.
.
.
紫荆花性喜光耐寒,艳丽动人,有观赏和药用价值,是家庭和美的象征。
团团簇簇的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
二、
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

同“饲”,喂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面对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称号。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千里马比喻人才,用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观点。
B.
文章从结构上看是先进行正面描写,后进行反面描写,再层层深入,文章精短而中心突出。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
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使中心十分突出。
D.
这篇“说”带有寓言色彩,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借马喻人,委婉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用人机制的不满之情。
D
【解析】“欲扬先抑”错误,是“托物寓意”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唐太宗论止盗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③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④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
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
B.
犹割肉以充腹/以中有足乐者
C.
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
D.
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解析】A.
……的原因;B.
来/因为;C.
表示转折;D.
那么,就
10.
请用三条“/”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使





/
/
/
11.
从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君王?
(3分)
.
体恤民情、贤明、倡导廉洁。
【参考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寒冷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
商人和旅客可以在野外露宿。
  皇上又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就死了,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我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拯救阅读需警惕“电子疲劳”
  ①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避免“电子疲劳”,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②发现一本好书,是买纸质版还是买电子版?两种选择是否常令你感到纠结?
  ③早在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就曾预言,纸质书将在5年内消亡。然而7年过去了,他的预言落空,甚至“剧情”有些反转。最
新数据显示,去年英国纸质图书销售额增长4.9%,销售量增长2.3%,连续两年上涨;美国纸质图书销售额增长3.3%,连续三年上涨。看来,数字化的巨浪,并没有一下子掀翻纸质书这艘小船。
  ④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或许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一个重要因素。“上班看大屏幕,下班读书看小屏幕,就怎么也读不进去”,这是许多白领的真实感受。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令眼睛感到不适;终日在各类显示屏之间切换,心里也难免
感到某种倦怠。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即时资讯、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快速浏览替代了深度阅读。从“劳形”到“伤神”,数字技术虽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园地,也确乎容易催生一种阅读焦虑。
  ⑤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视力,在一定意义上,纸质书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难以替代。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往往能带
来更明显的阅读仪式感。无论是触摸书本质感、品评封面装帧,还是以书会友、以文交心,在科技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书香仍具有独特的魅力。
  ⑥当然,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电子书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知识存储与传播,所带来的便利也是传统书籍无法比拟的。面对数字化的大趋势,如果一味囿于传统阅读而抵制数字阅读,难免会陷入一种文化保守心态。应当承认,电子书越来越多地取代纸质书,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但如何在享
受“数字化福利”的同时,更好地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警惕并有效避免电子疲劳,是更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⑦实际上,对更好阅读体验的探索从未停止。迎来120岁生日的商务印书馆,在山西和上海开设两家高校阅读体验中心,强调营造阅读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将实体书店扩展为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打开了深度阅读的崭新维度。全球最大的图书电商亚马逊公司,从2015年开始逆势而上,布局多家实体书店,根据电子书阅读情况上架纸质书,线上线
下相辅相成,取得了不俗业绩。对普通读者而言,大可根据时间、场合、书籍的不同,自由选取灵活的阅读方式,以实现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势互补。
  ⑧回溯人类文明发展史,从竹简到羊皮,从纸张到电子墨水,尽管书籍的材质一直在变化,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却始终如一。当阅读的方式与习惯因时而动、与时俱进,更应对阅读的心态保持一份警觉。正因此,消除电子疲劳,也许我们应当多从内心寻找药方。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2.
下面与尼葛洛庞帝教授预言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
“上班看大屏幕,下班读书看小屏幕”,让许多白领产生“电子疲劳”。
B.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即时资讯、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快速浏览替代了深度阅读。
C.
电子书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知识存储与传播,所带来的便利是传统书籍无法比拟的。
D.
纸质书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是电子书难以替代的。
C
【解析】C项理解分析正确,尼葛洛庞帝教授预言,纸质书将在5年内消亡
13.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的第①段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避免“电子疲劳”需要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这个中心论点。
B.
第④段和第⑤段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确切指出了: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C.
文章第⑦段提到了更好阅读体验的探索,其中商务印书馆在山西和上海开设的两家高校阅读体验中心,打开了深度阅读的崭新维度。
D.
文章最后一段,简要回溯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指出阅读方式与习惯要与时俱进,更要对阅读的心态保持警觉,避免“电子疲劳”。
B
【解析】B项理解分析不正确,第④段和第⑤段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14.
如何理解第⑧段“消除电子疲劳,也许我们应当多从内心寻找药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
.
.
.
.
.
.
.
.
①电子书越来越多地取代纸质书,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面对数字化的大趋势,我们不能通过抵制数字阅读来消除电子疲劳,一味囿于传统阅读而抵制数字阅读,难免会陷入一种文化保守心态。②纸质书籍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视力,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是电子书难以替代的。我们要通过深度阅读守护知识的温度,警惕并有效避免电子疲劳。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爸妈的家当
  ①27年前的夏天,在轰隆隆的雷声里,我的大学梦圆了。山梁上的黄土里,只产玉米高粱,不产黄金珠宝。家里的喜悦,就如那场暴雨,转瞬散去。我发现,我爸的瘦长脸,确实像藤上挂着的苦瓜。我妈看不惯我爸的苦瓜脸,大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娃娃读书!”
②我家的大铁锅,倒是有两口,柴火灶眼是连
通的,一口用来煮饭,一口用来煮猪食。那天,妈在呛人的炊烟里咳嗽,爸用锅铲砸响了灶台,粗声粗气地说:“这顿饭吃了,就不用煮了,都卖了去!”爸明显是在和妈赌气,妈正在往灶眼里添柴火,一听爸的话,气炸了,蹦起来,一把揪住爸的衣领:“亏你还是个大男人,把家当全当了,供娃娃上大学!”
③爸用毛笔在草纸上一笔一笔记下了我们全家的家当:砖瓦房四间、猪牛圈两间、生猪三头、水
牛一头、床铺三张、盆盆罐罐……全部家当加起来,按照市场价,反反复复算,也不过万元。“房子卖了,咋办?”爸皱着眉问。妈指了指山梁下,松树丛中有一个天然的大岩洞,妈训斥我爸说,我住得下去,你就不可以住?
④后来,我家那些可怜的家当,没去变卖。爸牵着那头眼泪汪汪的大水牛,去集市上卖了几百块钱,算是凑齐了我进省城的学费。在省城的一天夜晚,我梦见那头水牛流着泪,一下跪在我面前竟然
开口说话:“我算是尽力了,这下看你的了!”那头牛,眨眼间又变成了爸的脸。
⑤匆匆数年过去,我家的家当,跟当年相比,早已经翻了好几十倍。爸妈在城里也买了房子,爸有天算起了自家的家当,有好几十万呢,还有他缠着裤腰省吃俭用攒存款,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数字,连我妈也不知道。爸说,你急啥呀,慌啥呀,那么没日没夜地写啥呀,钱我都给你和孙子攒着,你有急用缺钱,我把房子也可以替你卖了。爸有天喝了
一点酒,跟我掰着手指头再次算起了他的家当,他为自己扎扎实实的家当而欢喜。家里的针头线脑、一个茶杯、一口1989年的泡菜坛子、一个没上漆的老衣柜、一本老影簿、一双丢了又下楼捡回来的旧皮鞋、从乡下带来一直收藏的一件蓑衣……这些,都被爸算作是他的家当。这些家当,让爸感觉家是结结实实地存在着。
⑥有时回到爸妈那里,看到我在房子里搜寻转悠,爸就跟在我后面嘀咕着说,不要给我丢了,不
要给我再丢了。有一次,我看见爸妈房子里堆码得乱糟糟的,让我气恼的是,他甚至把别人扔在外面的酒瓶子、废玻璃也捡了回来,完全成了一个收破烂的老头儿,也丢了我的面子。我一狠心,把他从外面捡的那些瓶瓶罐罐都抱出去稀里哗啦扔掉了。妈后来数落我说,你爸啊,心疼得一连几天睡不好觉,你丢的那些东西,都是你爸心里的宝贝,是他的家当。从那以后,我就看着我爸我妈那些堆码得满满当当的家当,忍住了动手扔掉那些在我看来完
全是废品的冲动。那些沉甸甸的家当,是爸妈心里的寄托,是他们心里的幸福。
⑦有个雨天,同一个而今身家上亿的中年男人老卢在江边茶楼聊天。老卢跟我说起一件事,他30多岁时创业失败,爸妈把城里的房子卖了替他还账,爸妈就一直租房过日子,房子破旧窄小,短短几年,爸妈的头发就变得花白,身影佝偻了下去。老卢再次创业,东山再起,先把租的房子买下,后来还给爸妈买了花园洋楼,可住了不到一年,爸妈还是搬
回了老楼去住,老人舍不得丢下老楼里的那些老家当。
  ⑧天下的爸妈们,他们收藏的那些家当,是岁月里的绵绵温暖,是儿女们心头永远的感恩。
15.
本文围绕“爸妈的家当”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分)
.
.
.
.
①妈妈宁可变卖家当也决定供我读书。
②爸爸计算家当。③家里变卖最值钱的家当大水牛供我上学。④爸妈进城后继续辛苦积攒家当。⑤爸爸收集废品,积攒家当。
16.
从词语的表现力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1)妈正在往灶眼里添柴火,一听爸的话,气炸了,蹦起来,一把揪住爸的衣领。
.
.
.
.
“炸”“蹦”“揪”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妈妈看爸爸不舍得家当供我读书与爸爸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形,突出了母亲性格坚强、泼辣的特点,使人物形象鲜明。(2分)
(2)爸就跟在我后面嘀咕着说,不要给我丢了,不要给我再丢了。
.
.
.
语句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父亲把破烂当成宝贝家当,突出了父亲勤俭持家,积攒家当的不易。(2分)
17.
文章第⑦段插叙中年男人老卢爸妈的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
.
.
.
写老卢爸妈的故事,从正面烘托了我爸妈积攒家当的不容易,(2分)也突出了爸妈在艰难的岁月里长期勤俭持家,积攒家当,最终为了儿女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2分)
18.
文章以“爸妈的家当”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5分)
.
.
.
.
.
“爸妈的家当”一方面指爸妈长期积攒的财富(1分),另一方面是指爸妈勤俭节约,为儿女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1分)。文章以此为题,作为叙事线索,贯穿全文(1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三、
作文(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事、物会引起我们的羡慕之心。例如,别人参加演讲比赛获奖了,我们可能会羡慕;别人写的文章发表了,我们可能会羡慕;别人新买了辆自行车,我们可能也会羡慕……
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了演讲能够获奖,他可能早早就起床来练习了;为了文章能够发表,他可能已经投了很多次稿了;为了新买辆
自行车,他可能已经省吃俭用地攒钱半年了……真的不用去羡慕别人的,用心做最好的自己,你也会有自己的精彩。
请先将题目“我不再羡慕
”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充实,思想积极健康。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600字。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得多少?”祥子坐在了床上。“有多少拿多少,没准价儿!”
  “我等着坐狱得了!”“这可是你说的?可别后悔?”孙侦探的手伸入棉袍中,“看这个,祥子!我马上就可以拿你,你要拒捕的话,我开枪!我要马上把你带走,不要说钱呀,连你这身衣裳都一进狱门就得剥下来。你是明白人,自己合计合计得
了!”
  “有工夫挤我,干吗不挤挤曹先生?”祥子吭吃了半天才说出来。
  “那是正犯,拿住呢有点赏,拿不住担‘不是’。你,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象放个屁;把你杀了象抹个臭虫!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别磨烦,来干脆的,这么大的人!再说,这点钱也不能我一个人独吞了,伙计们都得沾补点儿,不定分上几个子儿呢。这么便宜买条命还
不干,我可就没了法!你有多少钱?”
  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了拳头。“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
  “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
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并分析祥子的性格特点。(4分)
.
.
.
祥子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祥子在选文中表现出老实、软弱和无奈,从面对孙侦探的敲诈无可奈何地拿出万分珍惜的钱可以看出。
2.
选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屁”和“臭虫“来作比喻,更能反映出当时下层劳动人民地位卑贱、没有生命保障,凸显了社会的黑暗。
3.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孙侦探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
.
.
从孙侦探敲诈祥子的钱财,先后用了套近乎、虚张声势和软硬兼施等手法可以看出他奸诈、狡猾、贪婪、残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