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第四部分
广东省2020年仿真模拟卷
广东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仿真模拟试卷(三)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1分)
(2)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1分)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决
眦
入
归
鸟
(3)□□□□□□□□,□□□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4)曹操在《观沧海》中总写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暗含惊讶、赞美之情的诗句是:□□□□,□□□□。(2分)
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云
归
而
岩
穴
暝
水
何
澹
澹
山
岛
竦
峙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
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
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今
日
听
君
歌
一
曲
暂
凭
杯
酒
长
精
神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guī
jiù(
)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2)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jū
ɡōnɡ(
)。
(3)到处呈现一片shuāi
cǎo
lián
tiān(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归咎
鞠躬
衰草连天
(4)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dà
tíng
guǎng
zhòng(
)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
3.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2019年12月29号校庆日那天,学校邀请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作文学讲座。主持人发言如下:各位尊敬的校友,母校60周年华诞,掌声欢迎莫言先生拨冗前来共襄盛典,并感谢莫言先生荣幸地参加我们的庆典活动。
A.
华诞
B.
拨冗
C.
共襄
D.
荣幸
D
【解析】荣幸:谦辞,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增强”换为“增加”)
B.某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讨论”和“听取”调换)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
A
【解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意识”。
5.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头连接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连接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它让中国腾飞,与世界沟通;它是平坦的桥梁,让中国这辆高速列车畅通无阻地行驶在快车道上;它是广阔的天空,让中国这只雄鹰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蓝天中;
,
。
它是全新的航线
让中国这艘航母安全快速地航行在大海上
二、
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0分)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2)负势竟上(
)
(3)猿则百叫无绝(
)
表示约数
凭借
断绝、消失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
.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快马。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8.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B.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表现山中的热闹景象。
8.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C.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D.本文写景的目的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的婉言相劝。
B
【解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山的动态美;以闹来衬托静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范纯仁为政
纯仁①字尧夫,仲淹没,始出仕。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②,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③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
严治之犹不能戢④,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纯仁: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②宿卫:古时指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③劾治:审查治罪,推究、审问。④戢:止,止息。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牧地初不隶县/令初下
B.
白其事于上/苍颜白发
C.
恐不胜其治矣/予观夫巴陵胜状
D.
尽呼至庭下/相与步于中庭
D
【解析】A.一开始/刚刚,才;B.禀告,报告/白颜色;C.经得住,能承担/美好,优美;D.堂阶前的平地,院子。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知
襄
邑
县
县
有
牧
地
卫
士
牧
马
以
践
民
稼
/
/
/
11.
根据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范纯仁的评价。
(3分)
.
.
.
①从范纯仁抓捕卫土及其处置结果来看,他是一个执法严明的人;②从范纯仁对待齐州百姓的态度来看,他是个为政宽缓存恤的人。
【参考译文】范纯仁字尧夫,父亲范仲淹去世后,他才出来做官。出任襄邑县知县时,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牧场起初不隶属县里,主事者发怒说:“这是皇帝的官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这样做?”就把这事向皇上报告,要立即予以审查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追究,那么田税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
释放了他,并且判决牧场(以后)由县里管理。
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人轻易就为盗打劫。有人说:“这种情况严厉处治还不能止息,您一概施以宽政,恐怕治理不了。”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的本性,如果强用严厉的办法,就不能持久;严厉而不能持久,以此来治理凶暴的百姓,只会使他们走上更刁顽的道路。”(范纯仁)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一年过去,盗贼比上一年减少了大半。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0分)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昊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
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
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
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折叠”需要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
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
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难事上磨炼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
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选自《解放军报》)
1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本文先用折叠白纸的事例引出论点,接着从四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得出结论: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B.
第②段举红军四渡赤水,面对具体情况灵活应变、迂回前进的事例论证观点,生动具体,有很强的说服力。
1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C.
文章告诉我们,每天坚持“重复昨天的故事”,就可以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而书写精彩人生。
D.
本文的标题新颖别致,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同时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
C
【解析】第③段指出“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
13.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的一项是
(
)(3分)
A.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的反复试验中,为全人类摆脱饥饿铺就了希望之路。
B.
陶渊明在仕与隐之间多次徘徊,最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守拙归园田”,活出了自己独特的精彩。
13.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的一项是
(
)(3分)
C.
荀子《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告诉我们,坚持才能有成就。
D.
达·芬奇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画家,就是因为他在无数次的重复“画蛋”中,寻找规律,画出个性,才成就了“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B
【解析】B
项强调的是选择的作用,而非“折叠”,其他各项可分别对应③~⑤段三个分论点。
14.
联系全文,说说如何“折叠”自己。(4分)
.
.
.
.
.
.
.
.
①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不蛮干,不速成,采取智慧的迂回,实现波浪式前进;②对日常工作生活,不作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③耐心地坚持做好日常小事;④与自我搏斗,与自我较量,与自己较劲,在难事上多磨炼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有“折磨”的叠加才能迈向新高度。(每点1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善心同日月
①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②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③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④上车的是一个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己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⑤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
寻常。
⑥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地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⑦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
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创伤,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⑧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⑨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
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⑩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
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地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
绎得淋漓尽致。
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地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
(选自《青年博览》)
15.
根据小说情节,按照提示从鲁尼兹的角度填写下面表格中的内容。(4分)
心急如焚
非同寻常
(高兴舒畅)
紧张担心
(害怕)
意外震惊
16.
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
.
.
.
.
.
结构上:①承上启下:紧承上文,突出鲁尼兹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引出下文发生意外之事;②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加曲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①突出鲁尼兹的“善举”——主动搭载与人方便;②表现他主动做好事,富有爱心,暗示会有好报。
17.
阅读第⑨段,注意加着重号的语句,描写出鲁尼兹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
.
.
.
.
示例:真倒霉,我原本想让老人搭车回家,却没想到发生了车祸,不但让老人经受了病痛之苦,我还要赔偿这一大笔医疗费,我家里经济条件原来就不好,这么一大笔债务我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呢?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呢?
18.
“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有什么含义?小说以此结尾有什么妙处?(5分)
.
.
.
.
.
.
含义:①鲁尼兹的“善举”得到回报;②鲁尼兹的“善举”和老人的善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妙处:①卒章显志,点明并深化主题——赞美善举和善心必定会产生正能量,影响深远;②戛然而止,点明主旨,出人意料;③运用比喻,形象表达,发人深思,余音绕梁。
三、
作文(50分)
19.
题目:
去哪儿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提示:时间、亲情、感动、梦想、青春、美丽……
(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积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走在最后面的是保尔,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等他过来,冬妮娅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
保尔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冬妮娅。
“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冬妮娅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你还是这么粗鲁!”
保尔把木锨往肩上一扛,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才回答说:“说句不客气的话,图曼诺娃同志,我的粗鲁比起您的彬彬有礼来,要好得多。我的生活用不着担心,一切都正常。但是您的
生活,却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糟。两年前你还好一些,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臭樟脑丸味。说实在的,我跟你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
(B)保尔低声说下去:“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我,‘牛虻’和他的革命浪漫主义也有责任。有一些书塑造了革命者的鲜明形象,他们英勇无畏,刚毅坚强,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产生了做这样的人的愿望。对你的感情,
我就是照‘牛虻’的方式处理的。这样做,我现在感到很可笑,不过更多的是遗憾。”
“这么说,现在你对‘牛虻’的评价改变了?”
“不,丽达,基本上没有改变!我否定的只是毫无必要地以苦行考验意志的悲剧成分。至于‘牛虻’的主要方面,那我是肯定的,我赞成他的勇敢,他的非凡的毅力,赞成他这种类型的人,能够忍受巨大的痛苦而不在任何人面前流露。我赞成这种革命者的典型,对他来说,个人的一切同集体事业相
比较,是微不足道的。”
“保尔,这番话三年以前就应该说,可是直到现在才说,只有使人感到遗憾了。”丽达面带笑容,若有所思地说。
1.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
.
.
.
(A)文:保尔在工地修路时遇见了冬妮亚,两人发生争执,保尔批评了冬妮娅;(B)文:保尔向丽达委婉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与当年不辞而别的原因,希望得到丽达的谅解与认同。
2.
结合小说的内容说说冬妮娅和丽达各自的性格特点。(4分)
.
.
.
.
.
.
.
.
冬妮娅:天真、淳朴,但贪图安逸的生活。冬妮亚是保尔少年的伙伴,青年时的恋人,没有嘲弄和侮辱保尔,从中看出其天真、淳朴;但后来由于冬妮亚渴望过上富足的生活,希望未来的丈夫能有优越的工作,可见其贪图安逸的生活。丽达: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大局,是保尔真正深爱的对象。
3.
(B)文段中保尔将自己比作牛虻,借此向丽达说明心意,有什么好处?保尔能够这样做,给我们什么启发?(4分)
.
.
.
.
.
好处:保尔将自己比作牛虻,委婉而有感染力,既把意思说清楚了又不至于过于尴尬。启发:读书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并且有助于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保持清醒、理智。我们应该像保尔那样,多读书,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