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压强 公开课(第1课时)(课件 15张ppt+教案+反思+评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压强 公开课(第1课时)(课件 15张ppt+教案+反思+评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3 21:24:42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




执教人
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
辅备人
七年级
科学
备课组全体老师


3.7.1压强
教学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教学重点
压强的计算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授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视频、图片、实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观察:思考(1)站着和趴着两种情况,重力、压力这两个量有变化吗?(2)站着和趴着,哪个更安全?为什么(3)冰面的破裂与哪些因素有关?任务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强弱怎么表现?(2)利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3)组间分工合作,3组研究压力变量,3组研究受力面积变量思考:(1)S不同,F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吗?
(2)虽然S不同,F不同,但压力的作用效果却相同。为什么?任务二:深入分析“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思考:(1)小车A行驶20m,用4s
小车B行驶30m,用6s
谁运动得快?S不同,F不同,但压力的作用效果,本质是什么相同?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比较:重10牛的物体A放在10cm2的桌面上
重30牛的物体B放在40cm2的桌面上
谁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更强!任务三:建立“压强”概念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2、压强的定义公式3、压强的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4、压强的单位牛/米2

N/m2
)有专门的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Pa)1

=
1
牛/米25、公式变形:
任务四:应用“压强”概念分析生活问题任何物体都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被压坏。计算:
某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现有一辆卡车,自重2吨,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当这辆卡车装载10吨货物在该公路上行驶时,卡车是否会对公路路面产生危害?请通过计算说明。如果是,如何避免这种危害?
作业设计
校本3.7.1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共15张PPT)
第7节
压强
思考:
(1)站着和趴着两种情况,重力、压力这两个量有变化吗?
(2)站着和趴着,哪个更安全?为什么
(3)冰面的破裂与哪些因素有关?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强弱怎么表现?
(2)利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
(3)组间分工合作,3组研究压力变量,3组研究受力面积变量
任务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思考:
(1)S不同,F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吗?
(2)虽然S不同,F不同,但压力的作用效果却相同。为什么?
思考:
(1)小车A行驶20m,用4s
小车B行驶30m,用6s
谁运动得快?
任务二:深入分析“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S不同,F不同,但压力的作用效果,本质是什么相同?
比较:重10牛的物体A放在10cm2的桌面上
重30牛的物体B放在40cm2的桌面上
谁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更强!
3、压强的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强的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任务三:建立“压强”概念
2、压强的定义公式:
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p
=
=
F
S
注意:

公式中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G,
 
当物体水平放置时才是
F
=
G

单位要统一 F----牛
S----米2

S是受力面积,是物体之间的
 
接触面积。
p
=
F
S
A
B
F
请指出正方体木块摆放在不同支承面上的受到压力的受力面积?
桌面
圆柱体
圆环
4、压强的单位:
1

=
1
牛/米2
牛/米2

N/m2

有专门的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Pa)
5、公式变形:
p
=
F
S
p
=
F
S
百帕
千帕
兆帕
自行车轮胎气压
一般450千帕,
它的物理意义?
任务四:应用“压强”概念分析生活问题
任何物体都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被压坏。
计算:
某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现有一辆卡车,自重2吨,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当这辆卡车装载10吨货物在该公路上行驶时,卡车是否会对公路路面产生危害?
请通过计算说明。如果是,如何避免这种危害?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请你判断移动过程中,下列各个量的变化情况?
①物体的重力、②对桌面的压力
③受力面积、
④对桌面的压强
课堂检测
质量为60千克的滑雪运动员站在滑雪板上,其脚下每块滑雪板长2米、宽0.1米、重10牛。求运动员站立时,水平雪面受到的压强。
某同学求解如下:压强第一课时评课稿
情境真实。基于真实情境提出真实问题,为什么冰面救援需要匍匐前进。基于真实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可能是受力面积改变造成的。基于真实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真实问题是“冰面破裂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科学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类比迁移。压强概念的建构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在于涉及两个量,两个量都不相同,比较就会存在困难。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如何认识到这一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建立压强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采取比较运动快慢,即看速度的大小来类比,让学生认识到压强的决定因素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参与度高。课堂给与学生很多器材,让学生自己组装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使得探究更加充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压强第一课时反思
类比迁移是一个好的教学策略。但在课堂上,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比较运动快慢和比较作用效果具有共通性是需要仔细琢磨的。如果学生原来对比较运动快慢的认识就是比较粗浅的,那就很难认识到共通性了。另外,教师的引导也要有效和充分,搭好合适的支架,让学生能较为明确地看出共通性。
课堂的难度上,尚未缺乏。需要更加较难的问题拓展思维。更好地做到分层教学。
练习不足。压强第一课时导学单
任务一:
请用课件中提供的器材(自己挑选,随意组合),设计实验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上台演示。
器材有:桌面、书本、铁架台、粗细不同的绳子、钩码、海绵、小桌台、弹簧测力计
橡皮泥
写下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压强计算
某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现有一辆卡车,自重2吨,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当这辆卡车装载10吨货物在该公路上行驶时,
请通过计算说明,卡车是否会对公路路面产生危害?如果是,如何避免这种危害?
检测:
1.
2.
请你判断物体A移动过程中,下列各个量的变化情况?
①物体的重力、②对桌面的压力
③受力面积、
④对桌面的压强
3.
下列有关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小,压强一定大
C.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它所产生的压强越大
D.压强的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
图3-22
质量为60千克的滑雪运动员站在滑雪板上,其脚下每块滑雪板长2米宽0.1米、
重10牛。求运动员站立时,水平雪面受到的压强。
某同学求解如下:
解:运动员站立时水平雪面的受力面积S=a=2米x0.1米=0.2米2,
G=mg=60千克×98牛/千克=588牛。
运动员站在水平雪面上时,水平雪面受到的压力F=G。
由压强公式P=F/S=588牛/0.2米2=2940帕。
答:运动员站立时,水平雪面受到的压强是2940帕。
请检查该同学的解题过程与结果,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