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部分
考前限时天天练
限时训练八
考前3天
总分:44分
限时:30分钟
一、
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1分)
(2)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铜
雀
春
深
锁
二
乔
五
十
弦
翻
塞
外
声
(3)□□□□□□,□□□□□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分)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2分)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云
归
而
岩
穴
暝
(5)请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4分)
□□□□□□□,□□□□□□□。
□□□□□□□,□□□□□□□。
浩
荡
离
愁
白
日
斜
吟
鞭
东
指
即
天
涯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xiāo
hào(
)过一二小时的光阴。
(2)母亲却竭力的zhǔ
fù(
)我
,说万不能装模作样。
(3)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yǔ
nì
jù
zēng(
)。
(4)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消耗
嘱咐
与日俱增
戛然而止
3.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久违了,老同学,你真是越来越精神了!”
“李明,是你呀!好久不见!你也是风采依旧啊!来,我介绍一下,这是小女钱媛,贵庚二十。”
“你家千金真是光彩照人呀,万分幸会!”
A.
久违
B.
贵庚
C.
千金
D.
幸会
B
【解析】用错对象,敬谦失当。贵庚:敬辞,问对方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多用于问年长之人的年龄,是书面语。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将“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
B.
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C.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
D.
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在“乱穿马路”后加“的行为”)
C
【解析】不合逻辑,正确改法是把“不再”改为“再次”。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
分)
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15字。
(2分)
.
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
(2)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及对冬至节气的了解,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关于“冬至”的对联。(2分)
一阳
大造
且喜
本无私
方知
今始复
.
且喜一阳今始复
方知大造本无私
【解析】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大造:指大自然。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从流飘荡(
)
(2)猛浪若奔(
)
(3)窥谷忘反(
)
跟、随
飞奔的马
同“返”,返回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
.
.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就像飞奔的马。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写水时抓住“清”这一特点从动态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而写“急”这一特点时则从静态的画面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
文章写山时先通过视觉的角度,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赋予了山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度。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C.
文章写了山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从听觉上感受到了一首山林交响曲,让整个山林变成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使人心旷神怡。
D.
文章最后补写的山峰上的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茏,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又照应前文的“寒”字。这里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山的“奇”。
A
【解析】写水“清”时从静态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而写水“急”这一特点时则从动态的画面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三、
名著阅读(10分)
话说马二先生在酒店里同差人商议要替蘧公孙赎枕箱。差人道:“这奴才手里拿着一张首呈,就像拾到了有利的票子。银子少了,他怎肯就把这钦赃放出来?极少也要三二百银子。还要我去拿话吓他:‘这事弄破了,一来,与你无益;二来钦案官司,过司由院,一路衙门,你都要跟着走。你自己算计,可有这些闲钱陪着打这样的恶官司?’是这样吓他。他又见了几个冲心的钱,这事才得了。我
是一片本心,特地来报信。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你先生请上裁。”马二先生摇头道:“二三百两是不能。不要说他现今不在家,是我替他设法,就是他在家里,虽然他家太爷做了几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时拿的许多银子出来?”差人道:“既然没有银子,他本人又不见面,我们不要耽误他的事,把呈子丢还他,随他去闹罢了。”马二先生道:“不是这样说。你同他是个淡交,我同他是
深交,眼睁睁看他有事,不能替他掩下来,这就不成个朋友了。但是要做的来。”差人道:“可又来!你要做的来,我也要做的来!”马二先生道:“头翁,我和你从长商议,实不相瞒,在此选书,东家包我几个月,有几两银子束修,我还要留着些用。他这一件事,劳你去和宦成说,我这里将就垫二三十两银子把与他,他也只当是拾到的,解了这个冤家罢。”差人恼了道:“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银子,你就说二三
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怪不得人说你们‘诗云子曰’的人难讲话!这样看来,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说罢,站起身来谢了扰,辞别就往外走。马二先生拉住道:“请坐再说,急怎的?我方才这些话,你道我不出本心么?他其实不在家,我又不是先知了风声,把他藏起,和你讲价钱。况且你们一块土的人,彼此是知道的。蘧公孙是甚么慷慨脚色,这宗银子知道他认不认,几
时还我。只是由着他弄出事来,后日懊悔迟了。总之,这件事,我也是个傍人。你也是个傍人,我如今认些晦气,你也要极力帮些,一个出力,一个出钱,也算积下一个莫大的阴功。若是我两人先参差着,就不是共事的道理了。”差人道:“马老先生,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没有三百,也要二百两银子,
才有商议。我又不要你十两五两,没来由把难题目把你做怎的?”
马二先生见他这话说顶了真,心里着急道:“头翁,我的束修其实只得一百两银子,这些时用掉了几两,还要留两把作盘费到杭州去。挤的干干净净,抖了包,只挤的出九十二两银子来,一厘也不得多。你若不信,我同你到下处去拿与你看。此外行李箱子内,听凭你搜。若搜出一钱银子来,你把我不当人。就是这个意思,你替我维持去。如断然不能,我也就没法了,他也只好怨他的命。”
9.联系原著说说蘧公孙枕箱的由来。(3分)
.
.
.
.
枕箱是王惠在宁王兵败后逃跑中取走的一只可做枕头的小箱子,内藏一本失传的诗集,后蘧公孙据为己有,并把内中诗集作为自己的作品,以此显耀自己的才华。
10.
结合选段说说马纯上赎枕箱的经过。(3分)
.
.
.
蘧公孙把枕箱据为己有后,有人告发,官府追查,马纯上首先与差人商议如何赎出枕箱,自己垫银子替蘧公孙赎枕箱。
11.
联系选段及原著分析马纯上的性格。(4分)
.
.
.
①替蘧公孙赎箱子可见他宅心仁厚,对朋友慷慨相助;②资助匡迥回家尽孝可见他为人古道热肠,治学近乎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