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三部分
考前限时天天练
限时训练二
考前9天
总分:44分
限时:30分钟
一、
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1
分)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
征
蓬
出
汉
塞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3)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2分)
(4)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渲染三峡秋天凄凉萧瑟气氛的句子是:“□□□□□
□□,□□□□□□□。”(2分)
似
曾
相
识
燕
归
来
小
园
香
径
独
徘
徊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5)请把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默写完整。(4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
君
何
能
尔
心
远
地
自
偏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què
záo(
)只有一些野草……
(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
)。
确凿
愧怍
销声匿迹
矫揉造作
3.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在郭老八十华诞的寿宴上,陈明站在话筒前,激动地说:“感谢郭老的垂爱,我们三兄弟才能走出大山。愚兄已博士毕业,鄙人正在攻读研究生,舍弟正在师大就读。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报答郭老,报效祖国。我谨代表我们一家,恭祝郭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A.
垂爱
B.
愚兄
C.
舍弟
D.
恭祝
B
【解析】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这里应用“家兄”。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将“采取”改为“开展”)
B.
目前仍有许多司机无视法规,酒后驾车,对于这种违法行为,交通部门还应该加大处罚和检查的力度。(将“处罚”和“检查”互换位置)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将“综合”移到“分析”前)
D.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每天读书19.81分钟,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的成年人不少于四成以上。(删去“以上”)
C
【解析】语序不当,应将“第一款”和“国内”互换位置。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长围围楼是典型的清代客家民居,其有别于其他围楼的最大特点就是所用建筑材料都是高品质的木材,经过150多年的日晒雨淋,仍保存完好,甚至保持着原有的天然色彩,可见古代的能工巧匠在防潮、防腐技术上具有较高的水准,这对研究古建筑的工艺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围楼坚固牢实,四个角各有一个突出的用
作观察和射击的小孔。除了居住,围楼还需具备防盗防匪的功能,当有土匪进村抢劫时,村里人可退居围内坚守半月甚至数月。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分)
.
.
.
.
示例一:长围围楼用高品质的木材建成,结构牢固,可居可守。
示例二:长围围楼防潮、防腐技术水准高,坚固牢实,可居可守。
(2)根据材料内容,以“长围围楼”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2分)
.
.
.
.
.
示例一:长围围楼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150多年的日晒雨淋,依旧熠熠生辉、天然完美。
示例二:长围围楼张开强健的臂膀,保护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免遭匪患。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欲穷其林(
)
(2)具答之(
)
(3)处处志之(
)
尽
详细
做记号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和桑树、竹林这类。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为行踪,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桃花源人美好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B.
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记号,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花源时,还是失败了。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
作者对桃花源人的描写可概括为三方面:村民的活动、村民的衣着和村民的精神面貌。
D.
“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B
【解析】渔人不是因为迷路误入桃花源,而是因为发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很好奇,“欲穷其林”。而且根据“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知,太守并没有亲自去寻访桃花源。
三、
名著阅读(10分)
(A)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于是,祥子找到了包月,就去住宅门;掉了事而又去拉散座,便住在人和厂。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
(B)
“商量商量好不好?”他还是蹲在那里。
“有什么可商量的?”她凑过来,立在炉子旁边。
他把手拿下去,放在膝上,呆呆的看着火苗。愣了好久,他说出一句来:“我不能这么闲着!”“受苦的命!”她笑了一声。“一天不拉车,身上就痒痒,是不是?你看老头子,人家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他也不拉车,也不卖力气,凭心路吃饭。你也得学着点,拉一辈子车又算老几?咱们先玩几天再说,事情也不单忙在这几天上,奔什么命?这两天我不打算跟你拌嘴,你可也别成心气我!”
9.
联系原著,简要概述从选段(A)到选段(B)之间,祥子遭遇了哪些变故。(3分)
.
.
.
.
.
.
①在杨家包月拉车,受尽侮辱和盘剥,因受不了折磨重回人和车厂。②替曹先生拉包月,却遭孙侦探勒索,存在闷葫芦罐里的积蓄被敲诈一空。③被虎妞骗婚,却遭刘四爷嫌弃,和虎妞一起被赶出家门,只能靠虎妞的私房钱完婚。(每点1分)
10.
《骆驼祥子》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选段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
分)
.
.
.
.
.
.
.
示例一:选段(A)中祥子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虽然刚刚被大兵抢了车,但仍“颇自傲”,坚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拉车赚回买车的钱。而与此对比,选段(B)中的祥子面对虎妞时“呆呆的”,沉默失措,锐气全无。这样的变化,在情节的起伏之中,突出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
.
.
.
.
示例二:选段(B)中祥子想靠自己卖力气拉车挣钱过日子,自食其力,而虎妞则好吃懒做、贪图享乐,不甘心当一辈子车夫的老婆。两者对比,突出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情节2分,作用2分。言之成理即可)
11.
选段(A)中“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3分)
.
.
.
.
.
.
.
示例:我认为刘四爷一开始优待祥子,是因为他看重祥子吃苦耐劳能为他带来利益。而一旦到了涉及切身利益的关键时刻,如虎妞要嫁给祥子时,刘四爷就翻脸无情,表现出剥削者的精明和狠毒。刘四爷并不是真的“看上了祥子”,作为剥削阶级的他看不起祥子这个“臭拉车的”。(言之有理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