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部分
考前限时天天练
限时训练九
考前2天
总分:44分
限时:30分钟
一、
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月如钩。(李煜《相见欢》)(1分)
(2)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1分)
无
言
独
上
西
楼
一
食
或
尽
粟
一
石
(3)□□□□□□□,□□□□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2分)
(4)《过零丁洋》中,“□□□□□□□?□□□□
□□□”两句表现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2分)
停
杯
投
箸
不
能
食
拔
剑
四
顾
心
茫
然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5)请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4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péng
pài(
)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shì
nòng(
)的那些花都死了。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
(4)我xīn
yǒu
líng
xī(
)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
澎湃
侍弄
锲而不舍
心有灵犀
3.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为了能在新一年中考备考中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我精心撰写备考方案。在中考备考交流会议上,我就“如何高效备考”发表了自己的高见,最后我说:“希望鄙人的讲话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其他同仁有更好的备考建议。”
A.
微薄
B.
高见
C.
鄙人
D.
抛砖引玉
B
【解析】高见:敬辞,高明的见解,用于称对方的见解,不能称自己的见解。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汕头电商平台上一商家的糖葱薄饼每天都通过快递发往各地,月销售额近2万多元。(将“每天都”移到“发往”前)
B.
当今世界,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盛的关键。(将“兴盛”改为“兴衰”)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C.
随着我市空气质量的明显好转,市政府领导对治理好雾霾的信心更加坚决了。(将“坚决”改为“坚定”)
D.
通过摄影师的一番解释,她终于明白了玫瑰花束最好放在右边比较合适。(删去“比较合适”)
A
【解析】不合逻辑,应删去“近”或“多”。
5.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珍惜生命吧!因为生命如歌,悠扬绵长;生命如诗,豪迈雄奇;(1)
,
。热爱读书吧,因为书香如酒,历久弥香;书香如画,五彩斑斓;(2)
,
。
生命如火
热情奔放
书香如花
沁人心脾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孰若孤(
)
(3)及鲁肃过寻阳(
)
推托
谁
经过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B.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C.
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
全文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
D
【解析】少了“孙权劝学”的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亦表述有误。
三、
名著阅读(10分)
【A】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家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B】
由于修筑川汉铁路而兴起了反对外国投资的运
动。立宪成为广大人民的要求。皇帝的答复只是下旨设立一个资政院。在我的学堂里,同学们越来越激动。为了发泄不满情绪,他们反对留辫子。我的一个朋友和我剪去了我们的辫子,但是,其他一些相约剪辫子的人,后来却不守信用。于是我的朋友和我就出其不意强剪他们的辫子,总共有十几个人成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品。就这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我从讥笑假洋鬼子的假辫子发展到主张全部取消辫子了。政治思想是怎样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呵!
9.“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老先生为什么说这些书是“坏书”?从毛泽东童年时代喜欢看的书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精神?(3分)
.
.
因为这些书都是宣传造反,在当时看来,这些内容的书是该被禁止的;叛逆精神。
10.
毛泽东在长沙的日子有哪些惊人的传奇经历?(3分)
.
.
剪辫子、参加起义军、报名进学、自修、就读湖南师范、成立新民学会。
11.
从选文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
.
.
.
.
毛泽东喜爱中国造反小说,在学堂相约剪辫子,并剪掉别的同学的辫子,可见他是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人;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使他感到沮丧,并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见他好学、爱国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