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部分
考前限时天天练
限时训练四
考前7天
总分:44分
限时:30分钟
一、
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1分)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2分)
琴
瑟
友
之
山
回
路
转
不
见
君
雪
上
空
留
马
行
处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曹刿论战》)(2
分)
(4)□□□□□□□,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1分)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我
报
路
长
嗟
日
暮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4分)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与
君
离
别
意
同
是
宦
游
人
海
内
存
知
己
天
涯
若
比
邻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mò
qì(
)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
),容不得闭塞。
(3)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默契
羁绊
眼花缭乱
(4)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深恶痛绝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还是很硬朗,还加入了社区创办的老年大学。
B.
我由衷地崇拜那些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C.
这道题已经困扰了他两个钟头,刚才他却在不经意间大彻大悟。
D.
孙中山在数次失败后,仍然锲而不舍,不断创造条件,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C
【解析】“大彻大悟”意为彻底醒悟或觉悟,多用来形容在重大问题上彻底醒悟,用于解出一道作业题显得语意过重,不合语境,换用“茅塞顿开”更恰当。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研究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的目的。(删去“的目的”)
B.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删去“使”)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C.
张亮捡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后发现失主是教物理的郭老师丢失的。(删去“丢失的”)
D.
不仅柔性屏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在功耗上也更低,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在“功耗”前加上“而且”)
D
【解析】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将“不仅”移到“柔性屏”后。
5.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据新华社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被再度唤醒,正在获取新的探测数据。
“嫦娥四号着陆器设计寿命是半年,‘玉兔二号’月球车设计寿命是3个月,从二者目前的状态来看,工作时长都有望远超设计寿命。”
吴伟仁说。在月球背面开展科学探测取得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将逐步把科学数据向全世界开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国家联合参与到太空探索计划中来。”吴伟仁说。
.
.
.
标题:嫦娥四号探测数据将向全世界开放
理由:指明人物发言的主要对象——嫦娥四号;确定该事件的意义——探测数据将向全世界开放。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又何间焉(
)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3)既克,公问其故(
)
参与
赐福,保佑
战胜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
.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
B.
文章善用衬托之笔,如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写鲁庄公的“鄙”是为了反衬曹刿的“远谋”。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句话充分说明鲁庄公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支持。
D.
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既表现出战场上的情况紧急,也表现出曹刿的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C
【解析】说明鲁庄公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支持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三、
名著阅读(10分)
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鹦鹉螺号潜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艇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鹦鹉螺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
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内德·兰德的计划实现。
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鹦鹉螺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鹦鹉螺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
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艇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
我自从在桑多林岛附近跟艇长会见以来,就没有再看见他。在我们出走之前,是不是有机会使我再见他一面呢?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我注意听,我是不是可以听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动呢?没有什么声响传到我的耳边来。
9.
“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我”为什么会感到惋惜?(3分)
.
.
.
因为离开了,“我”
就不能够完成海底研究,不能让大西洋也像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样给“我”揭露秘密,所以感到惋惜。
10.
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心理描写;揭示了“我”计划从鹦鹉螺号逃走时的矛盾心理。
11.
文中的“我”即阿龙纳斯教授,希望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留在鹦鹉螺号上探索海洋秘密,对此,你怎么评价?(4分)
.
.
.
.
.
.
.
阿龙纳斯教授愿意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留在鹦鹉螺号上继续探索海洋的秘密,这不仅仅出于对科学的热爱,更是出于造福人类、献身科学的理想。在当今社会,像阿龙纳斯教授这样为人类幸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越来越少。其实,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人的生命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