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3 19:0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海峡两岸的交往

14

本课问题
1.台湾问题的由来
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3.两岸关系缓和的表现
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
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台湾的历史
三国时期
元朝时期
清朝初年
清康熙年间
马关条约签定后
1945年10月25日
隋朝时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立台湾府管辖台湾
台湾被日本占领
台湾回归祖国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美军第七舰队





形成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毛泽东
武装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
八项主张
胡锦涛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讨论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异同点?
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都是祖国统一大业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则属于外交问题。
都以“一国两制”为主。
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台湾可以保留其军队,只要不构成对大陆的威胁;而在香港和澳门需要派军队。
同:
异:
解决方式:
2、两岸关系缓和的表现
①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停止炮轰金门;倡议“三通”
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三通),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走向缓和.
两岸直航包机
①1987年:
②1990年:
③1991年:
④1992年:
⑤1993年:
推进统一
共同发展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学会
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达成“九二共识”
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汪辜会谈:
加强经济、文化、科技交流
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海基会与海协会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知识拓展
台湾同胞赴大陆寻根问祖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亲人经受了近40
年的骨肉分离之苦。1987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
回祖国大陆探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回乡
探亲寻祖的同胞大多已经年迈体衰,与亲人久别重
逢,互相抱头痛哭,倾诉着太多太多的分离之苦。
有很多人却只能跪倒在亲人的墓前痛哭失声。在一
些亲人离散比较多的省份,广播、电视里不断地播
送令人心酸的寻亲人的启事。我们中华儿女都期盼
着祖国的早日统一,骨肉不再分离。
一名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
时间:
地点:
内容:
影响:
辜振甫和汪道涵
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汪辜会谈”
1993年
结合72页相关史事回答
新加坡
⑦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A、内容:
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B、意义: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胡锦涛会见连战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图谋
③是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⑧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内容: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B、意义:
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来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二、
日益密切的交往
1.原因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②
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表现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
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016年1月至11月份,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072个,同比上升19.5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6.87亿美元,同比上升16.97%;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两岸友好交往
两岸关系的发展
对立
缓和
历史性变化
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汪辜会谈)
(1979年,停止炮击,倡议三通)
政治交往
经济交往
民间交往
文化交流
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文化交流
2008年4月5日午9时50分,海内外炎黄子孙共约1万人在陕西省黄帝陵祭祀大殿前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大典
台湾同胞祭祀黄帝陵
现已在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
向台赠送国宝
从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的局面初步形成。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
①“台独”势力猖獗
②企图利用台湾问题牵
制中国的国际反华势力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提到“台湾”41次“这个国家”13次,“中华民国”5次。
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
李登辉:两国论
陈水扁:一边一国
探究1
海峡两岸终将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①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探究2
面对台湾问题,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应对?
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与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1.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

A.实行“三通”???????B.经济交流?
C.互补互利???????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是在(
)?
A.1982年???
B.1987年??
C.1990年??D.1995年
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
D
B
A
随堂训练
4、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A.改革开放
B.祖国统一
C.申奥成功
D.外交成就
B
5.2013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九
次会谈在上海举行。“两会”曾就“海峡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
间是(
)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B
6、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一致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C
7、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