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
1971年10月25日
背景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由蒋介石集团占据
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客观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霸主地位削弱;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思考: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为了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二、中美、中日建交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
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个世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美国
苏联
争霸
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
中国
转攻为守
转守为攻
关系恶化
关系缓和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因此:
材料一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
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
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三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
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滑铁卢,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失利,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
于停顿。
——《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1日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阅读课本回答:“中美两国是如何实现关系正常化的?”
①“小球”、“大球”各指什么?
②“小球转动大球”是什么意思?
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2、中美建交的主要过程: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1)“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2、中美建交过程(2)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德国犹太人后裔,出生于德国费尔特市,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于1943年加入美国籍,曾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作为一位现实政治支持者,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美国国防部卓越公共服务奖章等荣誉。著有《核武器与对外政策》(1957年)、《复兴的世界》(1957年)、《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1961年)、《麻烦的伙伴关系:大西洋联盟的重新估价》(1965年)、《白宫岁月》(1979年)、《纪录在案》(1981年)、《动乱年代》(1982年)、《大外交》(1994年)、《论中国》(2011年)、《世界秩序》《重建的世界》(2015年)等。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3年没有交往了啊!”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历史性的握手
(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意义: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建交的主要过程
(2)中美建交的主要过程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发布《中美建交公报》。
①对世界: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的意义是什么?
②对美国:有利于改善美苏争霸中美国的不利地位。
③对中国: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国际上(西方)掀起一股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④对日本: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美关系正常化
推动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是在哪件事之后?
三、全方位外交—新时期外交成就
阅读教材最后一目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全方位的外交?
1、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3.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三、全方位外交
2、表现
3、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三、全方位外交
2000年9月,江泽民(中)、希拉克(右二)、普京(右一)、布莱尔(左一)和克林顿(左二)出席由中国倡导的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2001年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成立于1989年)
APEC共有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①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部长级会议;③高官会;④委员会和工作组;⑤秘书处。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来华
习近平会见特朗普
三、全方位外交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
习近平和普京出席G20杭州峰会
三、全方位外交
4、成就
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5、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其贯穿亚欧非大陆,会员覆盖136个国家或地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缩写:AIIB)简称亚投行,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SCO
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5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元首签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签订
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2010年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7年1月1日,中国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
金砖五国标识
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归纳: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提示: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不原因);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