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9课
宋代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②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主要原因)
2、宋代经济区域的开拓: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⑴粮食作物(水稻):(宋朝时期,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②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③宋朝朝廷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
④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⑤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苏州、湖州)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一、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2)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增加。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1.纺织业
纺织业:
①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②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二、手工业的发展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棉毯
2.制瓷业
哥窑瓷器
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①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②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手工业的发展
定窑
孩儿枕
景德镇瓷器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二、手工业的发展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指南针。
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辨别航向。
特点:
1.都市贸易
?商业都市兴起,其中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城市出现早市和夜市,城市中街道以及窄巷之内都可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地位
(2)表现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材料一: 唐朝的商业繁荣,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人士,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材料二:
宋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相同之处
:
人口达百万;商业繁荣。
不同之处
:
长安规划整齐,城内分为坊、市。
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早市、夜市。
《清明上河图》
2.纸币的出现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交子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原因
(2)时间、地点、地位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南宋时的会子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3)发展
3.海外贸易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地位
(2)表现
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泉州
广州
朝鲜、日本
苏门答腊岛
印度
阿拉伯半岛
东
非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结合P42相关史实)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结合材料,总结归纳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南宋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四、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开始、完成的时间:
南宋最终完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
手工业的兴盛
农业的发展
商业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概念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合作探究
证据4
证据3
证据2
证据1
宋初南方人口是北方人口的两倍。
证据5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所谓“苏湖熟,天下足”。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人80%来自淮河以南。“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农业、手工业集中在南方。
商业城市南方多于北方。
有哪些证据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历史上的经济南移的三个时期
东汉末年——东晋南朝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
初步开发
加速发展
超过北方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人口流动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使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
辽、西夏战乱,金灭辽,北宋天亡,大量人口南下,工具,使江南得南宋建都江南,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五代战乱纷争,大量人口迁徒,加速南方经济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星现南移趋势。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北方战乱频繁和大量人口的南移,导致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三个时期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知识梳理
1.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课堂练习
B
2.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
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交子
D
3.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西汉时期?????
?
B.三国时期?????
?
C.南宋时期???
???
D.隋朝时期?
C
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B
阅读课文第一目《农业的发展》,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时期、原因和表现;
一:《农业的发展》
1、时期:从唐朝中晚期至
时期;
2、原因:
;
3、表现
(1)农业作物:?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
;?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和
成为粮仓出现了“
”的谚语。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南宋后期,
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蜀川一带。
两宋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占城稻
水稻
苏湖熟,天下足
茶树
棉花
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
二:《手工业的兴盛》
阅读课文第二目《手工业的兴盛》,找出宋朝时期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发展情况;
1、纺织业:?丝织业。北宋时
的丝织业超过
。
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
?棉纺织业。兴起于
后期。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
,品种类多。
2、制瓷业:北宋时,
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
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
、
、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世界;北宋建有最早的
;配备了
。
南方
北方
四川
工具
南宋
海南岛
江西景德镇
江南地区
泉州
广州
船坞
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阅读课文第三目《商业贸易的繁荣》,找出宋朝时期市镇发展、海外贸易、纸币出现的情况;
1、市镇的发展:最大的城市是
和
。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
和
。
乡镇出现了
。
2、海外贸易: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置
管理海外贸易。
3、纸币的出现:
前期,
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经济重心在
开始南移最终在
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开封
杭州
早市
夜市
草市
广州
泉州
市舶司
北宋
四川
“交子”
唐朝
南宋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