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认识三角形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的概念,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
2、理解三角形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分别都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就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位于三角形外部,三条高的交点也位于三角形的外部。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的定义,并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
难点:三角形的内心、重心、垂心的掌握。锐角三角形。画出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重心的不同位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都是线段。
三、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情境一: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的顶点A上,另一端从点B出发沿BC移动到C,引导学生观察这个过程中,哪些线段、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其中,有没有特殊位置的线段?你认为有哪些特殊线段?
情境二:每个同学准备一张薄纸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把三个顶点标上字母,按要求操作:
(1)把你的三角形对折,使AB所在直线与AC所在直线重合。
(2)然后展开,得折痕为AD。
思考:AD与∠BAC的关系。
(二)探索活动,揭示新知
活动一
(1)思考:过直线外一点,如何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这条垂线吗?
(2)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过顶点A作直线BC的垂线,与边BC(或边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
(3)通过“操作”引入“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并强调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顶点和相应垂足之间的线段。
(4)尝试: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的纸片。
提出问题:(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3条高吗?
(2)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这3条高吗?这3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活动二
(1)思考:如何画已知角的角平分线?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这个角的角平分线吗?
(2)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画∠A的平分线,与边BC相交于点E。
(3)通过“操作”引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
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一定与它的对边相交。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不是射线,它与一个角的平分线不同。
(4)尝试: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3条角平分线。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3条角平分线吗?三角形的3条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活动三
(1)操作:在纸上任意画⊿ABC。取边BC的中点F,连接AF。
(2)通过“操作”引入“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并强调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
(3)尝试: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3条中线。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3条中线吗?三角形的3条中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在纸上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分别画出这三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并观察得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线、三条中线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再利用折纸的方法加以验证,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三)尝试反馈,领悟新知
1、练一连P27
1
2、P29
5、6
3、补充:
(1)如图:(1)AD、BE、CF是△ABC的三
条角平分线,则∠1=
,∠3=
,∠6=
。
(2)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则
AB=2
,BD=
,AE=
。
(3)下列各图中的AD是△ABC的高吗?若不是,画出正确图形。
(4)在△ABC,AD是角平分线,∠B=50°,∠C=70°,则∠ADC=
。
(5)说出图中的阴影线的各三角形的面积(每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一个长度单位)
(6)在△ABC中,∠A=50°,∠B、∠C的平分线相交于O,则∠BOC的度数为
。
(7)在△ABC中,已知∠ABC=60°,∠ACB=50°,BE是
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
∠ABE、∠ACF和∠BHC的度数。
(四)拓展延伸,运用新知
1、
你能把1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2个三角形吗?能分成面积相等的4个三角形吗?
请与同桌交流你的做法。
2、
如图,⊿ABC是一块草坪,现要从顶点向对边BC修一条小路,但小路要把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你画出小路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知识拓展:
(1)三角形的重心、内心和垂心;
三角形中的三条高的交点称为垂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称为内心;三条中线的交点称为重心。
(2)O为△AB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求证:∠BOC=90°+∠A
(五)课堂小结,优化新知
重点研究了三角形的3条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并会在三角形中画出这些线段。
1
2
4
5
3
6
D
F
B
A
E
C
D
F
E
A
B
C
A
C
D
B
D
B
A
C
C
B
H
E
F
A
O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