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北京版)-分数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二)-PPT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北京版)-分数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二)-PPT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23 19:09:17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分数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二)
五年级
数学
(1)一条长
米的绳子,用去了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2)一条长
4
5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1)一条长
米的绳子,用去了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2)一条长
4
5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1)一条长
米的绳子,用去了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2)一条长
4
5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1)一条长
米的绳子,用去了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2)一条长
4
5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4米
5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0.8米
4米
5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0.8米
4米
5
1米
2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0.8米
4米
5
0.5米
1米
2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3

10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1)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2)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2)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2)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1米
2
(2)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2
1

=0.5米
(2)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单位“1”
4
5

单位“1”
1
2
(2)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4
5

1
2
单位“1”
(2)一条长
4
5
米的绳子,用去了
1
2
,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4
5


1
2
1
2
2米
1-
1
2
4米
1
2
1
2
2米
2米
1
2
1
2
1-
1
2
1-
1
2
1
1
2
2
4米
1
2
1
2
2米
2米
1
2
1
2
“1”
1-
1
2
1-
1
2
1-
1
2
1
2
1
2
1
2
1
2
2米
1
2
1
2
“1”
2米
4米
(2)一条长4米的绳子,用去了1,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5
2
(2)一条长4米的绳子,用去了1,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5
2
1
3
2
3
“1”
请你用“
1
+
1
”讲一个数学故事。
5
4
全班总人数“1”
1
5
1
4
?
1

=
12分
5
1

=
15分
4
12
+
15
=
27(分)
1
5
+
1
4
20
=
9
(时)
4
1
升=250毫升
1升的1
4
500毫升
500毫升
1.5升
250毫升
5
4
小明上午喝了1
升水,下午喝了1
升水,上、下午共喝了多少升水?
4
1
升=250毫升
1升的1
4
500毫升
500毫升
小明上午喝了1
升水,下午喝了1
升水,上、下午共喝了多少升水?
5
4
1
5
+
1
4
20
=
9
(升)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三等奖
三等奖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
10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
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2,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9

5
10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
10
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与生活是紧
密联系的……
多种方法梳理信息……
理解分数的意义
很重要……
作业:数学书第95页第4题和第6题。

见分数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二)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分数运算的理解,综合运用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在解决具有生活情境的问题中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具备了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数的意义具有多维度,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薄弱。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加减法单元的知识,并在第一节复习课梳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设置具体的情境,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再次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分数加、减法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加减运算的算理。(重点)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过程,发展问题解决能力。(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对比练习,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出示习题
(1)一条长米的绳子,用去了,还剩下几分之几米?
(2)一条长米的绳子,用去了,还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预设:
2.交流第一小题思路
预设1:用绳子米减去用了的米,就是剩下的米。
预设2: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解决。
3.交流第二小题思路
预设1:-=。
预设2:1
-=,不论绳子的长度是多少,用去的长度与绳子总长度的关系始终不变,都是,剩下部分的长度与绳子总长度的关系也没变,都是。都能用1-这个算式解决。
教师小结:在解决分数问题时,要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多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只有分清楚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二)深化练习,建立分数意义与分数运算的联系
1.讲数学故事
教师:同学们,借助算式可以讲很多的数学故事,请你用+,讲一个数学故事,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2.展示并交流学生的作品
预设1:可以用
+解决,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占女生占,求他们一共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用加法解决。
预设2:可以用+解决,
小时、小时表示具体的数量,也可以直接相加。
预设3:学生会质疑,这道题不能用
+
来解决,
表示喝了的水与整瓶水的关系,所以
和不能直接相加。
预设4:学生会质疑,第一天完成的是模型全部的,而第二天完成的是剩下的。它们的单位“1”不一样,这两个分数不能直接相加。
3.教师小结
不论是分数加减法运算,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讲数学故事既要考虑到分数的意义,又要考虑到生活的实际情况。
(三)巩固练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1.出示习题
少先队员举行歌咏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比赛结果是: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解答并交流方法
预设学生表达信息的方法
预设①:集合图
预设②:符号
预设③:线段图
预设学生列出的算式
3.教师小结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发现可以根据图,分别求出获得三等奖、一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最后能求出获得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选取不同的信息,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四)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解决分数加、减法问题,理解分数意义非常重要。分数有时表示具体的数量,有时表示关系。要分清楚才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预设2:可以用多种方法梳理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也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检验解题过程。
预设3: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小结:复习课不仅解决问题,还复习了分数意义和加减法的知识,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布置作业
1.数学书第95页第4题
2.数学书第95页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