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 13-3光的干涉(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 13-3光的干涉(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4 06: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节
光的干涉
1、两列机械波(如声波、水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
复习回顾:
2、如何获得两列相干的机械波
3、相同的两列波干涉时,振动最强的点和振动最弱的点条件是什么?
1、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隔开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
干涉图样:由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如上页图).
把相应的振动最激烈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加强区;相应的振动最不激烈或静止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减弱区.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是相互隔开的.
注意:
(1)振动加强的区域振动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振动始终减弱.
(2)振动加强(减弱)的区域是指质点的振幅大(小),而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小),因为位移是在时刻变化的.
光到底是什么?……………
17世纪明确形成了两大对立学说





微粒说
波动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数学基础以及牛顿的威望使得微粒说一直占上风
红光波长最大,紫光波长最小
五、光的波长的测定:
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光的
颜色
波长
nm
光的
颜色
波长
nm

770-620
绿
580-490

620-600
蓝-靛
490-450

600-580

450-400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二、光的干涉
1.实验介绍——双缝干涉
装置特点:
(1)双缝很近
0.1mm,
(2)双缝S1、S2与单缝S的距离相等,
单缝的作用:
是获得点(缝)光源
双缝的作用:相当于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双孔的作用是获得相干光源

光的本性
2.光是一种波,具有波动性!
单色激光束

中央亮条纹
二、干涉条纹的条件
图样有何特征?
S1
S2
双缝
光屏上何处出现亮条纹?何处出现暗条纹?
明暗相间
等间距
S1
S2
P1
ΔS
P1S2-P1S1=
ΔS
光程差
双缝干涉图样分析
亮条纹
暗条纹
单色激光束
(1)出现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

n=0,1,2,3…)

n=0,1,2,3…)
1.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
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
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
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干涉发生
B
2.在光的双缝干涉现象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白光做光的干涉实验时,偏离中央亮条纹较远的是波长较长的红光
B.用白光做光的干涉实验时,偏离中央亮条纹较远的是波长较短的紫光
C.相邻两亮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不等的
D.在双缝干涉现象里,把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宽
A
3.由两个不同光源所发出的两束白光落在同一点上,不会产生干涉现象.这是因为(  )
A.两个光源发出光的频率不同
B.两个光源发出光的强度不同
C.两个光源的光速不同
D.这两个光源是彼此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
 D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原理:探究条纹宽度与波长的关系
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干涉实验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的双缝实验中,屏离开挡板越远,条纹间的距离越大,另一方面,实验所用光波的波长越大,条纹间的距离也越大,这是为什么?
思考
干涉条纹的间距?
★条纹间距的含义:相邻亮纹和亮纹之间的距离或相邻暗纹和暗纹之间的距离叫做条纹间距。
1.条纹间距
2.波长
△x
△x
实验现象
波长越长则条纹间距越大
计算结果
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两双缝间的距离
红光波长最大,紫光波长最小
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光的
颜色
波长
nm
光的
颜色
波长
nm

770-620
绿
580-490

620-600
蓝-靛
490-450

600-580

450-400
白光
蓝光
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