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人类的起源-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人类的起源-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7 18: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导学案


班级
学生
章节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
课题
人类的起源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过程方法: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难点
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自主导学】1.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森林消失→古猿转到地上生活,学会使用树枝、石块等物体→两足直立行走→学会制造工具,大脑逐渐发达,产生语言,形成人类社会(即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2.人与类人猿(如猩猩、长臂猿等)本质区别:①人能劳动,能在劳动中制造和使用工具;②人有语言,有思维。3.人类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如北京人)→智人。4.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当堂训练】1.下列有关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B.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C.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2.根据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填写下表:3.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其他动物的入侵B.生活环境发生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躲避敌害4.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5.
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
)A.智人
B.直立人C.能人
D.南方古猿6.
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到地面上的生活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根本的区别D.环境选择了森林古猿7.
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检测】1.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黑猩猩
B.大猩猩C.长臂猿
D.长臂猴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A.使用工具
B.直立行走C.大脑发达
D.制造工具3.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A.能人
B.南方古猿C.直立人
D.智人4.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
A.南方古猿和能人
B.直立人和智人C.能人和直立人
D.智人和能人5.以下不能作为人类起源证据的是(
)A.古人类的遗体化石B.古人类的遗物化C.古人类的遗迹化石D.人类起源的传说6.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B.语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C.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D.人类具有动物的特征,所以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7.
资料一:人类学家在东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约600ml,脑的大体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资料二:在我国云南省元谋上那蚌村西北的一个小山丘上发现了属于同一个体的左、右上内侧门齿各一枚,其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的门齿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别,这就是元谋人,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在附近地层还发现了7件人工打制的石英岩做的削刮器和碳屑、哺乳动物化石。(1)资料一中的古人类属于
人类进化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量平均
ml,能制造
(石器)。(2)资料二中的元谋人属于
人类进化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量可达
ml以上,会打制的石器,学会了
。是人类进化
的阶段。
【错题反思】
答案:
1.A
解析:A、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都以树栖生活为主,本质区别不大,C错误;B、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B正确;C、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由臂行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C正确;D、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
2.
3.B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通过分析可知,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
4.B
5.B
6.C
解析: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
解答:解:A、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都以树栖生活为主,本质区别不大,A叙述错误;B、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B叙述正确;C、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由臂行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B叙述正确;
D、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D叙述正确.
7.D
1.
D
2.
B
3.
C
4.
B
5.
D
6.
C
7.
(1)能人
680
简单的工具
(2)直立人
1000
不同用途的石器
用火最关键的一个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