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3 21:24:05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五县(市)期中联考
[参考译文]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宇的文章。20岁时,就擅长谈论老
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北周宣帝时,由于王室经常发生变故,他就隐居到太白山中
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征聘他担任国子博士,他推说生病没有岀任。曾经对他的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
1.A(A项中“包括骆宾王在内的唐宋散文家”错。原文有“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
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征召他到京城,已经老了,但耳聪目明,要授给他爵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可算骈文中的“双璧”,可见,骆宾王不是散文家,是骈文的代表作
位,他坚决谢绝。显庆四年,高宗李治召见他,授予他谏议大夫官职,又坚决谢绝。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因
家。)
病请求回乡,高宗特地賜給他骏马,安排他住进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别墅。当时的著名诗人学者宋令文、孟诜、
2.D(“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表明‘唐宋散文大家’互相认同”表述错误,原文说“韩愈说柳宗元文‘雄
卢照邻等人,按照孝敬老师的礼仪侍奉他。卢照邻有文章说: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学术穷尽天文、历法、占
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迁)’”,这里“韩愈把柳宗元比作司马迁”是类比,而非比喻论证。)
卜。他阐述世界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见解,就是古代的庄子;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当今中国
3.B〔“以明白如话见长”错误,原文信息是“唐文奇特,结构上纵横开阖,波澜起伏,词语上也
的维摩诘圣僧。卢照邻患有痛苦难治的疾病,医治不妤,就问孙慇邈:高明的医生治好人的疾病,他凭的是什
追求新奇;宋文从容,曲折舒缓,不露锋芒,语言则以明白如话见长”,可见“明白如话”是宋文
么?孙思邈说:我听说会谈自然规律的,一定要用人情事理作为依据;会谈人情事理的,也要以自然法则为根本
的一个特点,选项张冠李戴。)
大自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冷热交替,就是它循环运行的规律,平和就下雨,激奋就
4.B(“就往往会束手无策”错误,强加因果)
刮风,凝滞就结霜落雪,扩展就岀彩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人有上下四肢、脾肺肾肝心五脏,起床
5.A(“地方政府”应是“部分地方政府”,扩大范围)
睡觉,呼气吸气,精神元气时衰时旺,通畅就生气血,显现就是神色,振动就有声音,这些就是人的正常现象。
6.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中央积极应对,总揽全局,指明方向各级政府组织落实,迅速组织联防联控
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这是硏究自然和人体的共冋方法。一旦阴阳失调,地气升腾就发烧,天气阻隔
②应急体系保障有力:应急政策、医疗救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应急体系方面迅速行动,保障有力
就发冷,充塞就长疤疖,匮乏就生脓疮,奔跑就会喘息困乏,干渴就会焦黄枯燥。症状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
③民众齐心协力:全国人民奉献爱心,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配合国家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着形貌,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对于人体疾病,高明的医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对于自然灾变,
视国际合作:信息快速公开透明,积极参与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君用最高尚的道徳理顺夭意民心,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題,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
(每点2分,共6分,答到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可以消除。他又说: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孙思邈自己讲他岀生于隋文帝开皇辛酉年
7.C(是心理活动描写,不是语言描写,“同时也在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分析不当,更多的是
到今年九十三岁了。问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分明如同亲眼所见
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提醒
以此验证,他不止一百岁了。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诏书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
8.①悲伤痛苦:少平不敢面对脸上丑陋的伤疤,无法忍受别人的眼光而痛苦不堪。②坦然和亢奋:
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孙思邈于高宗永淳元年去世。遺嘱要求从简安葬,不
经过妹妹的慰藉后,少平慢慢能够接受伤疤的现实,心态坦然甚至亢奋起来。③平静自信:在给妺
要陪葬器物,不用羊牛猪等祭祀牲畜。过了一个多月,孙思邈脸色形貌没有变化,抬起他的遺体入棺,轻得好
妹写信述说自己的选择时,内心已完全平静下来。(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
像拿着空空的衣服,当时的人感到奇异
9.①从故事情节看,“平凡的世界”在文本中指孙少平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②从人物形
14.B(错在“沉郁的内心顿时一片空明愉悦”,“苍茫失江路”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是一片迷茫。)
象看,“平凡的世界”还指以孙少平为代表的的平凡的人们,要战胜生活中的磨难,追求属于自己
15.①侧面描写:用诗人的陶醉来侧面表现乐声的美妙,“听不尽”足以表现歌声所具有的吸引力:②烘
的不平凡。③从文章的主题看,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对立又统
托的手法:用江月清辉的美景烘托渔歌给人带羁旅中的慰藉。③视听结合:绘声绘色,以江面的歌声听不
这正是人生的常态。④从读者的阅读心理看,标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发人深省
尽和轻舟疾行如飞的动态意象,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④以声写声,前后照应:以城里钟声起,以
(每点2分,共6分,答到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月下歌止,前后照应,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给人驰骋想象
10.A(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1.D(根据干支相配的规律,没有“庚丙”年,庚和丙都属于天干。)
16.(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C(“从不感兴趣”错,原文“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3.(1)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
17.D(举重若轻:指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也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判断句、恨、器、适小、难为用,各1分)
或处理困难的问题。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语段中并不是强调阅读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2)过了一个多月,孙思邈脸色形貌没有变化,抬起他的遗体入棺,轻得好像拿着空空的衣服
情,应选择“举重若轻”。自然而然:指自由发展,必然这样;亦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顺其自然:
寸的人感到奇异。(颜貌、举、就、空衣、异,各1分)
指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语段强调的是“一定要这样”,应选择“自然而然”。按部就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五县(市)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使文章的体裁样式增多,
艺术水平提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概天下文》可算骈文中的“双璧”。中唐时期,一些士大夫
迫切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与此相伴的是复兴儒学成为强大思潮。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
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而与骈俪文相对立。韩愈、柳宗元两人都是
大散文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在他们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杨的新文体
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骈文统治的地位。文学史家称这场文体革新为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的散文,论说、抒情、记叙,各体擅长。韩愈是司马迁之后又一语言巨匠,他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
语,又善于吸收提炼当代口语成为文学语言,词汇丰富,绝少陈词滥调,句式结构也灵活多变。韩愈的散文总体
风貌是雄健深厚、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曲折自如。苏淘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
惶惑”(《上欧阳内翰书》)。相对于韩文的阔大雄肆,柳宗元的文章析理透辟,清隽卓绝,以精密见长。韩愈说
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迁)”。柳宗元思想深刻,对人民富有同情心。柳宗元的传记文在选取人物
和材料方面极具匠心。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清新秀美,富于诗情画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继承《水经注》的成就
而又有所发展,为游记散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晚唐时期至五代十国,古文运动缺乏有力的后继者,以李商隐为代表作家的駢体文仍然居优势。欧阳修在北
宋中期再庋发起古文运动,很快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包括曾巩、王安石、苏淘、苏轼、苏辙等在内的文学集团
于是一度中断的韩柳古文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比唐文更宜于说理、叙事和抒
情,更实用。唐文奇特,结构上纵横开阖,波澜起伏,词语上也追求新奇;宋文从容,曲折舒缓,不露锋芒,语
言则以明白如话见长。欧阳修是宋代散文文风的创立者,他提倡学习韩文,但不是机械模仿。他取法韩文文从笔
顺的一面,对其奇险的一面弃而不取。韩文重气势,欧文重风神,韩文雄放,欧文绵邈,有跌宕唱叹的韵致。欧
阳修的议论文有为而发,有感而作,他对骈体文的艺术并不一概否定,如《醉翁亭记》散中带骈,骈散相间,有
似骈非骈的情趣。骈体赋,在唐代已有转散的趋势,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虽注意铺陈,但全无堆砌,已可算
是一种新文赋,他则进一步推进骈散结合,确立新体文赋
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的议论文明晰
期中联考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