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4、巧推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棋子等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能力目标
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推棋子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中能遵守规则。
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正确地看待它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等因素有关系。
难点
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课件。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每人1颗棋子,测力计,盒子(一面光滑,一面粗糙),钩码等。
学生准备:
得分情况记录表。
测量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直接从游戏式的课题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巧推棋子”的游戏。
(板书课题)
初步感知摩擦力:做巧推棋子游戏
活动1:
推棋子游戏
1.介绍材料
2.宣布比赛规则
(课件)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要求棋子必须停留在分值区内,尽量停在高分区。
(2)既然是推棋,棋子就只能要求是滑动而不是滚动,所以棋子底面应是平的那面,有字的那面则要朝上摆放。
(3)每人有二次机会,将所得分值记入得分记录表中。
3.进行第一轮游戏,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4.将第一轮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予以指正,然后让学生带着“怎样控制好棋子”的问题进行第二轮游戏。
5.小组汇报。
6.交流总结:
(1)怎样控制才能使棋子准确停在高分区?
(2)是什么力使棋子慢慢停下来的?
(3)引出摩擦力并板书。
(4)讨论运动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5)小结: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三、自主探究:如何改变摩擦力大小
活动2: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讨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物体重量、接触面积等)
2.设计实验证明猜测。
3.实验要求:实验员用测力计在桌面上光滑和粗糙的盒子表面各拉动二次,记录所用的力。在盒子上加上砝码再试一试。
4.学生分组实验。(可分别进行光滑程度、物体重量实验)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
四、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活动3:
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观看课件,分析是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2.寻找生活中其他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学生自由发言。
3.设计:老师家准备要装修,你觉得卫生间地面用哪种瓷砖比较好呢?(课件出示)
4.想象一下没有摩擦力的生活会怎样?
学生发言
5.教师小结:没有摩擦力的话
鞋带无法系紧
螺丝钉和钉子无法固定物体
……
五、宣布下课。
六、板书设计
4.巧推棋子
摩擦力
【
】
←----
-----→
运动方向
摩擦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