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第5课时
读书调查
冀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1.结合读书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估算字数的过程。
2.能设计简单的调查表,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用计算器估算自己读书的字数。
3.获得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读书调查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小朋友,你都读过什么课外书?
交流每名同学设计的调查表和本学期阅读的课外书。
看看谁设计的调查表记录的信息最多。
说说你的调查结果。
(1)把全班同学的读书情况分段整理,填到下表中。
读书数(本)
6以下
6~10
11~15
15以上
人数(人)
4
14
9
3
(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全班同学读课外书的情况。
人数(人)
6以下
6~10
11~15
15以上
0
2
4
6
8
10
12
14
4
15
9
3
16
读书数(本)
(1)从自己读过的书中任选一本,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字。
估计自己一学期阅读的课外书总共有多少字。
一本书的总字数=每一页的字数×页数
用计算器计算。
小明从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中选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估计字数。
小明估计了一下,他选的《鲁滨逊漂流记》每页600字左右,按600字计。
整本书一共154页,这本书的总字数大约有:600×154=92400(字)
(2)估算自己一学期总共阅读了多少字。
一学期总共阅读字数=每本书的总字数×书本数
选一本中等厚度的书作为标准算一算。
估计自己一学期阅读的课外书总共有多少字。
小明这学期看了6本课外书,《鲁滨逊漂流记》属于中等厚度的书。
小明这学期阅读的总字数大约有:92400×6=554400(字)
那么,小明这学期阅读的总字数大约有多少呢?
1
下面是甲、乙、丙三人看同样一本书的天数统计图。
(1)每个格表示(
)。
(2)(
)看得最快,(
)看得最慢。
(3)三人平均(
)天看完。
5天
甲
丙
20
(天)
0
5
10
15
20
25
甲
乙
丙
下面是四名同学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捐献图书的情况统计表。
姓名
金辉
李强
王红
陈丽
数量(本)
8
2
10
4
2
根据上页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数量(本)
金辉
李强
王红
陈丽
0
2
4
6
8
10
2
8
10
4
2
(1)每格代表(
)本书。
(2)(
)捐的书最多,
(
)捐的书最少。
2
王红
李强
(3)李强比王红少捐了(
)本书。
(4)这四名同学一共捐了(
)本书。
8
24
2
根据上页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数量(本)
金辉
李强
王红
陈丽
0
2
4
6
8
10
2
8
10
4
1.能够根据“一本书的总字数=每一页的字数×页数”估计出一本书的总字数。
2.能够根据“一学期总共阅读字数=每本书的总字数×书本数”估计自己一学期总共阅读的字数。
如图是某超市某种饮料四个季度销售量统计图。
(1)第(
)个季度销售量最多,比最少的多(
)箱。
(2)平均每个季度销售量是(
)箱。
二
18
42
数量(箱)
0
10
20
30
40
50
6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35
53
45
35
1
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
?)棵;?第(
)组和第(
?)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少;第(
?)组植树棵数与平均棵数持平。
8
一
四
三
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图
数量(棵)
0
2
4
6
8
10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2
小制作(件)
0
4
8
12
16
20
24
一年级
10
12
16
20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某小学各年级上交小制作情况统计图
(1)哪个年级上交的小制作最多?哪个年级最少?
答:五年级上交小制作22件最多,一年级上交小制作10件最少。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2
22
3
10<12<16<20<22
(3)根据统计图,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全校一共上交了多少件小制作?
10+12+16+12+22+20=92(件)
平均每个年级上交小制作多少件?
92÷6
≈15(件)
3
我国五座山的海拔高度如下表,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山名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0
1500
3099
1524
1997
1870
3099
单位/米
0
1000
2000
3000
4000
1500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峨眉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