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 两课时 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三首 两课时 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4 10:5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寒食
一、诗歌考查。
1.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喻讽喻的特色。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
)”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请尝试默写古诗《寒食》。
三、小试牛刀。
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
第二课时迢迢牵牛星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第三课时十五夜望月
1.字正腔圆读古诗。(将错误的读音画去)
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yā?

),
冷(lěn?
lěng
)露(lù?
lòu)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
)望,
不知
/
秋思(shī?
sī)/
落谁家。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分辨孪生兄弟。(组词)
鸦(?????
)?
庭(?????
)?
栖(?????
)?
鸭(?????
)?
廷(?????
)?
晒(?????
)?
4.诗意再现。(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走进《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②“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③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
?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1.花柳
汉宫五侯
2.诗歌不直接讽刺,而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3.春城无处不飞花
二、略
三、1.略
2.介子推
第二课时
1.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2.泣涕零如雨
3.动作
情态
第三课时
1.画去: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二个
第一个
.中秋
赏月吃月饼
3.乌鸦
庭院
栖息
鸭子
宫廷
晒伤
4.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5.①庭院
月光
树木
乌鸦
露水
桂花

②冷

无声
作者王建
6.①重阳节
插茱萸
登高
②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