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高中物理选修3-3
1、实验:水分子间是否有空隙?
酒精和水混合.
水中滴墨水.
既然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是否紧密排列、无空隙?
2、碳原子结构图:
一、分子间有空隙.
3、空气容易被压缩:
演示:
将50ml水和50ml无水酒精倒入细长玻璃管中,记住液面到达的高度,振荡混合均匀后,再看液面到达的高度。
现象:
分析原因:
思考1:
哪些现象还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思考2:分子间存在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这是为什么呢?
演示:
两铅块被挤紧……
结论:
思考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与分子间有空隙,矛盾吗?
分子间一定还存在排斥力!
思考4: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思考5: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猜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原因。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物体处于稳定状态,假若分子表现为吸引力,则其体积会
;假若分子表现为排斥力,则其体积会
。
思考6:但物体的体积一般情况下保持不变,这是为什么呢?
二、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拉伸物体需要用力.
引力作用
实验: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
两块铅就合在一起.
压缩物体要用力.(不是气体)
斥力作用
分子在运动,分子间是否有作用力?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0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有时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有时表现为引力
F
F斥
F引
r0
0
r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r0
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
(1)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
处于平衡状态.
(2)当r>r0时,随r
的增加,F引、F斥都减小,F斥比F引减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
总结:(随r逐渐减小)
F引、F斥都增大,
F分(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到某一值然后减小到零,
F分再反向增大(表现为斥力).
(3)当r<r0时,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增大.
思考:
两铅块被挤紧,铅块就会黏在一起
“破镜为什么难重圆”?
压缩气体也需要力,不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压缩气体时需要的力是用来反抗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活塞)时对容器壁(活塞)产生的压力.
思考:气体相对固体液体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易于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距大,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很难再继续压缩,这时是否是克服分子间的斥力?
四、分子动理论
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从总体来看,大量分子的运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叫做统计规律。(比如速率的大小)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
增大而减小,随r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
●当分子间距r的数量级大于10-9m时,
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由两部分F引和F斥组成,则(
)
A.F引和F斥同时存在;
B.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
C.
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D.随分子间距增大,F斥减小,F引增大
.
A
B
解析: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合力.
F引和F斥都随r增大而减小.
2、有两个分子,设想它们之间相隔10倍直径以上的距离,逐渐被压缩到不能再靠近的距离,在这过程中,下面关于分子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变小;?
B.分子间的斥力变小,引力变大;?
C.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变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快;
D.分子力从零逐渐变大到某一数值后,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C
D
解析:根据图象的规律对比答案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细线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图所示).如果你想使玻璃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量大的力向上拉细线.动手试一试,并解释为什么?
玻璃板离开水面后,可以看到玻璃板下表面上仍有水,说明玻璃板离开水时,水层发生断裂.
水分子发生分裂时,由于玻璃分子和水分子、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外力要要克服这些分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