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 火山和地震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 火山和地震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4 09: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火山的样态以及类型
2.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与地球内部以及其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探究虚拟的“火山模型”和“地球内部结构和运动”模型
2.讨论与交流火山、地震的成因与地球内部的运动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有根据的、严谨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认识到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勇于探索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火山的成因与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关。
教学难点:
火山的形成和喷发与地球的内部运动建立关联。
教学准备:
虚拟“火山模型”和“地球内部结构和运动”电脑3D模型、ppt课件、学习卡片以及有关火山、地震以及地球内部运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激趣导入、了解学习流程
(ppt课件展示火山图片)
展示真实的火山资料,激起学生的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师生交流,了解火山的类型。
指导学生了解本课学习流程与建议:
(出示学习指南)
1.阅读学习建议,依次进行学习任务;
2.记录学习的收获与思考;
3.小组汇报与交流。
学生说一说关于火山的不同类型的知识
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的流程
激发学生探索火山奥秘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一)讨论火山喷发的原因
1.观察火山模型
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展示逼真的火山喷发效果,触发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
2.讨论记录关于火山的疑问
组织与指导小组关于火山的问题的交流,提醒学生记录下来。
(二)探秘地球内部
1.认识地球内部构造
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指导学生拆分虚拟“地球”,了解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2.了解地球的板块
我们地球受到内部地幔的不断运动的力量作用,渐渐分裂成几块大小不同的板块构成。
(三)推测火山出现的位置
指导学生对火山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并推测火山可能发生的位置。
小组学习,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观察火山。
小组讨论与记录关于火山的疑问。
学生利用操作笔的对虚拟“地球”模型进行分解。
自主阅读学习内容,初步了解地球板块名称以及运动变化情况。
小组讨论与操作
通过展现的火山、地球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的3D模型效果,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对地球内部所引起的火山等地形地貌变化的深入思考。
三、小组汇报与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本课关于火山喷发、地球内部结构、板块运动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些整理,并在小组汇报中引导学生讨论——关于火山、地震、地球内部、地球内部运动建立关联。
小组整理关于火山的学习收获
进行汇报与交流
提出自己的理解
通过交流与汇报,促进学生对火山成因与地球内部变化间建立联系。
四、拓展与提升
播放视频课件:关于火山以及地球内部变化的科普资料。
巩固所学、开拓视野
交流收获
观看关于火山及其地球内部的变化的科普视频
巩固与拓展对于火山、地球内部及其变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