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移动重物》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怎样移动重物》
科
目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定归纳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有待提高,并愿意参与分组讨论学习。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2.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改变平衡尺的平衡状态,分析杠杆省力的秘密。2.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设备是由杠杆组成的。
三、知识与技能1.知道杠杆是简单机械中的一种。2.知道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一段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组成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难点通过改变平衡尺的平衡状态,分析杠杆省力的秘密。
教学资源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杠杆平衡尺实验装置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怎样移动重物》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1.学生看大屏幕,出示一块大石头。2.提问:用什么方法能把大石头搬动?学生讨论回答。3.师生共同引出杠杆的定义。4.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教学活动2
(二)认识杠杆的重点、支点、力点。1.
学生看大屏幕,教师演示课件。如下图。
2师生共同讨论杠杆的:支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力点:用力的点。重点:承受重物的点。
教学活动3
(三)学生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条件。2.猜想与假设:学生讨论后提出3.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好实验方法后进行实验。4.实验完后汇报实验结果。省力杠杆的特点:力点到支撑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撑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的特点:力点到支撑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撑点的距离等臂杠杆的特点:力点到支撑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撑点的距离
教学活动4
(四)杠杆的应用师生共同讨论:省力杠杆例如手推车、瓶盖起子等(大屏幕出现这些实物)费力杠杆例如理发剪刀、镊子等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例如天平最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支点
力点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