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4 08: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
历史寻踪
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人教版《中国历史》
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经济发展
新世纪的困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混乱
新世纪的困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
回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文化倒退
新世纪的困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今吾国之患,非独在政府。国民之智力,由面面观之,能否建设国家于二十世纪,夫非浮夸自大,诚不能无所怀疑。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
新世纪的困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
——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
“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陈独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新思想的激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蔡元培
新思想的激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代表人物
新思想的激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北京大学(红楼)
新思想的激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7年,《新青年》销量猛增至16000多份。
同学原来知道《新青年》的人“非常少”,
自1917年初以后,“才引起同学们广泛的注意”,“每期出版后,在北大即销售一空”。
---张国焘回忆
《新青年》
活动阵地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新青年的呐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国民教育,
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1913年10月《天坛宪法草案》
“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按照经书及学校程度分别讲读,由教育部编入课程,并妥拟讲读之法,通咨京外转饬施行。”
-----
1915年
2月,袁世凯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
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尊孔复古的逆流猖獗一时。
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4月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913年3月
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
1914年初
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1915年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
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护国战争
1916年3月
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德、赛两位先生”指的是谁?
新青年的呐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民主
科学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
材料一:民主是叫人去投票,叫人知道对于政治有很大责任,然后自然养成一种政治人才。
——高一涵《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材料二: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符瑞五行之说……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主: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
科学: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民主与科学
两大口号
“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
胡适
陈独秀
3、提倡新文学
“我们认为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青年的呐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你断绝!
文言文版:
白话文版: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新青年的呐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金陵女子大学棒球活动和化学实验室
那个年代很多新女性“发现了自己”
……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材料一:毛泽东谈新青年
“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美】特里尔《毛泽东传》
使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2、使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新时代的先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
  一个白话学堂门口的楹联: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学堂里还有一间“毙孔堂”,堂前也有一副楹联:
  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
  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
不足之处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合作探究】:
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PRESENTATION
NAME
Description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陈独秀
新文化阵地的守护者
蔡元培
白话文运动的先驱
胡适
反对旧道德的斗士
鲁迅
李大钊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
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青春》
李大钊
请结合本课内容和你的理解,完成课后思考——
21世纪的中国需要怎样的新青年?你将如何而奋斗?
课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