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放射性同位素钬
67166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之差是( )
A.32
B.67
C.99
D.166
2.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14
6C
B.HF的电子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NH4Cl的电子式: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也称为碱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因此它们又被称为过渡金属
D.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全部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NaOH
B.NH4Cl
C.MgCl2
D.H2O
7.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Na+
B.Mg2+
C.O2-
D.F-
8.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
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9.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的性质( )
A.熔融状态能导电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可溶于水
D.溶于水能导电
10.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
⑤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⑥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⑤⑥
D.全部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B.PCl3
C.PCl5
D.H2O
12.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短周期元素代号
L
M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A.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TD.氢化物的沸点为H2T13.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3XO4、H2YO4、HZ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
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
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
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
⑤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4.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2+,bY+,cZ-和dR2-(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c-b=2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A.②③正确
B.只有③正确
C.①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正确
15.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C.含T的盐中,T元素只能存在于阳离子中
D.原子半径:T>Q>R
16.市场上热销的富硒茶叶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硒的原子序数为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硒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溴元素的弱
B.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3
C.硒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
D.硒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12C和13C
C.CH3—CH2—CH2—CH3和
D.H2O和D2O
E.液氯和氯气
F.C60和金刚石
(1)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4)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18.(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⑦
⑧
3
①
③
⑤
⑨
⑩
4
②
④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元素⑨与元素①形成的化合物以________(填“极性共价”“非极性共价”或“离子”)键结合。
(2)元素⑨与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3)⑧号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号元素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号元素氢化物和元素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③和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③和④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用下列:①H2O ②H2O2 ③Ba(OH)2 ④Na2O2 ⑤Cl2 ⑥Ar ⑦CO2等物质填空。(1—4小题填序号)
(1)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________。
(2)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________。
(3)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
(4)共价化合物有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2O2________。
20.(12分)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D、C与E分别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A分别与E、F形成的气体分子电子总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2C比A2E沸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含A、B、C、E四种元素的三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2C的电子式为________,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A2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1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粒子,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都是离子,且每个粒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已知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粒子间有下列关系:
①A、B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D两种分子;
②通常状况下C的聚集状态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1
mol
B离子与1
mol
E离子作用可生成2
mol
D分子;
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但再加入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都会溶解。
(1)粒子A的电子式是________;粒子E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过量C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含大量B离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种粒子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浓苛性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有:
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b.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c.沉淀逐渐增多
d.沉淀完全消失
e.沉淀逐渐减少
①上述各实验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
②该复盐在溶液中与浓氢氧化钠以1∶4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第一章 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放射性同位素钬
67166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之差是( )
A.32
B.67
C.99
D.166
考查内容 考查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的判断
解析
67166Ho的质子数是67,中子数是166-67=99,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67,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99-67=32,故选A项。
答案 A
2.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考查内容 考查电子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解析 A项,氨气分子中的N原子的最外层还存在1对未成对电子,A项错误;B项,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未全部画出,B项错误;C项,N原子之间形成三键,最外层还余一对未成对电子,C项正确;D项,二氧化碳分子中C与O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D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
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14
6C
B.HF的电子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NH4Cl的电子式:
解析 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含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6+8=14,则核素符号为14
6C,A项正确;HF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氟原子与氢原子共用1对电子,HF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氯离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为8,Cl-的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Cl-的电子式书写错误,NH4Cl的电子式为,D项错误。
答案 A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也称为碱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因此它们又被称为过渡金属
D.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考查内容 考查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解析 A项,ⅠA族元素中除氢元素以外的元素称为碱金属元素,A项错误;B项,稀有气体元素除He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外,其余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B项错误。C项,过渡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一个第Ⅷ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因此它们又被称为过渡金属,C项正确。D项,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D项错误。
答案 C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全部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考查内容 考查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判断
解析 A项,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B项,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则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项正确;C项,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D项,全部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例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选A项。
答案 A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NaOH
B.NH4Cl
C.MgCl2
D.H2O
考查内容 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解析 A项,氢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B项,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B项错误;C项,氯化镁中只含离子键,C项正确;D项,水分子中不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D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
7.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Na+
B.Mg2+
C.O2-
D.F-
考查内容 本题考查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解析 Na+、Mg2+、O2-和F-离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的电子层结构。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最大的是O2-,选C项。
答案 C
8.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
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解析 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9.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的性质( )
A.熔融状态能导电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可溶于水
D.溶于水能导电
考查内容 离子键的性质
解析 A项,熔融状态能导电,即可证明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A项正确;B项,具有较高的熔点,不能说明化合物中有离子键,还有可能是金属键,B项错误;C项,含有共价键、离子键的物质都可溶于水,不能判断,C项错误;D项,溶于水能导电,不能说明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含有共价键也可以,D项错误;故本题选择A项。
答案 A
10.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
⑤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⑥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⑤⑥
D.全部
考查内容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
解析 ①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但处于中间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①错误;②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化合价一定升高,所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故②正确;③金属性越强即失电子能力越强,故该元素相应的离子的得电子能力一般越弱,故氧化性一般越弱,故③正确;④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金属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故④错误;⑤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其失电子能力越弱,故金属性越弱,故⑤错误;离子化合物中铵盐不含有金属元素,故⑥错误;本题选B项。
答案 B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B.PCl3
C.PCl5
D.H2O
考查内容 考查分子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判断
解析 A项,氯化铍中的Be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A项错误;B项,三氯化磷分子中P原子的最外层5个电子加3个Cl原子的1个电子共8个电子,Cl原子的最外层7个电子加P原子的1个电子共8个电子,B项正确;C项,五氯化磷分子中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超过8个电子,C项错误;D项,水分子中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D项错误,故选B项。
答案 B
12.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短周期元素代号
L
M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A.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TD.氢化物的沸点为H2T考查内容 根据原子半径和化合价推出元素的种类、元素周期律的运用
解析 结合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知道L是Mg,M是Al,R是S,T是O。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项正确;Mg比Al活泼,与稀盐酸反应时Mg更快,B项错误;O的非金属性比S强,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热稳定性为H2T>H2R,C项错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比H2S高,D项错误。
答案 A
13.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3XO4、H2YO4、HZ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
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
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
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
⑤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考查内容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解析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3XO4、H2YO4、HZO4,则X的最高正价为+5,Y的最高正价为+6,Z的最高正价为+7,故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正确;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正确;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正确;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错误;⑤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正确;故本题选择C项。
答案 C
14.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2+,bY+,cZ-和dR2-(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c-b=2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A.②③正确
B.只有③正确
C.①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正确
考查内容 考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的性质比较的知识
解析 aX2+是元素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bY+是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cZ-是元素的原子获得1个电子形成的,dR2-是元素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的。由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a-2=b-1=c+1=d+2。则c-b=-2,①错误;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正确;③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所以元素非金属性Z>R,正确;④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金属性:Y>X,所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错误。可见②③正确。答案是选项A。
答案 A
15.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C.含T的盐中,T元素只能存在于阳离子中
D.原子半径:T>Q>R
考查内容 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解析 短周期元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是Al,其它元素分别是Q是Si;R是N元素;W是S元素。A项,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A项正确;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R>Q,所以元素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项正确;C项,Al元素形成的盐中,Al可以形成阳离子如AlCl3,也可以形成阴离子AlO2-,C项错误。D项,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T>Q>R,D项正确。
答案 C
16.市场上热销的富硒茶叶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硒的原子序数为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硒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溴元素的弱
B.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3
C.硒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
D.硒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
考查内容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解析 A项,Se与Br是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Br的非金属性强;B项,Se为第ⅥA族元素,最高价为+6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B项错误;C项,S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ⅥA族,C项错误;D项,Se与S同主族,在S元素的下方,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所以S的非金属性强,则硫化氢稳定,D项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12C和13C
C.CH3—CH2—CH2—CH3和
D.H2O和D2O
E.液氯和氯气
F.C60和金刚石
(1)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4)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考查内容 考查四同判断
解析 (1)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12C和13C互为同位素。
(2)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则O2和O3、C60和金刚石均互为同素异形体;
(3)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4)结构和性质完全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则液氯和氯气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 (1)B (2)AF (3)C (4)E
18.(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⑦
⑧
3
①
③
⑤
⑨
⑩
4
②
④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元素⑨与元素①形成的化合物以________(填“极性共价”“非极性共价”或“离子”)键结合。
(2)元素⑨与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3)⑧号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号元素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号元素氢化物和元素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③和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③和④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的名称。(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⑩为稀有气体Ar,性质最不活泼;①为Na,为活泼金属,⑨为Cl,为活泼的非金属,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以离子键结合。(2)⑥为C,⑨为Cl,两者形成的分子为CCl4,属于共价化合物。(3)⑧为O,其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O;⑦为N,其氢化物为NH3,电子式为
;②为K。(4)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金属性顺序为:①>③>⑤,所以其碱性强弱为NaOH>Mg(OH)2>Al(OH)3。(5)②为K,③为Mg,④为Ca,K+和C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比它们Mg2+多一个电子层,所以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Mg2+答案 (1)Ar 离子 (2)CCl4 共价
(3)H2O 2K+2H2O===2K++2OH-+H2↑
(4)NaOH>Mg(OH)2>Al(OH)3
(5)Mg2+19.(10分)用下列:①H2O ②H2O2 ③Ba(OH)2 ④Na2O2 ⑤Cl2 ⑥Ar ⑦CO2等物质填空。(1—4小题填序号)
(1)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________。
(2)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________。
(3)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
(4)共价化合物有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2O2________。
考查内容 考查化学键的概念及应用相关知识
解析 (1)Na+与O22-间是离子键,O与O之间是非极共价键,故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Na2O2,选④;(2)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H—O—O—H,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H2O2,选②;(3)不存在化学键的是惰性气体单原子分子:Ar,选⑥;(4)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选①②⑦;(5)Na2O2的电子式。
答案 (1)④ (2)② (3)⑥ (4)①②⑦
(5)
20.(12分)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D、C与E分别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A分别与E、F形成的气体分子电子总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2C比A2E沸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含A、B、C、E四种元素的三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2C的电子式为________,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A2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内容 考查元素推断的应用
解析 A、B、C、D、E、F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则A是H,C是O。已知A与D、C与E分别同主族,D、E、F同周期,所以D是Na,E是S,因此F是Cl;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即B是N。
(1)元素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ⅤA族。
(2)由于H2O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水的沸点高于H2S。
(3)同时含H、N、O、S四种元素的盐的化学式有NH4HSO3、(NH4)2SO4、NH4HSO4、(NH4)2SO3。
(4)水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A2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化合物是过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5)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与其氢化物氨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NH4+。
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ⅤA族
(2)H2O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3)NH4HSO3、(NH4)2SO4、NH4HSO4、(NH4)2SO3(任写3种)(无顺序)
(4)
2Na2O2+2H2O===4Na++4OH-+O2↑
(5)NH3+H+===NH4+
21.(21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粒子,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都是离子,且每个粒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已知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粒子间有下列关系:
①A、B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D两种分子;
②通常状况下C的聚集状态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1
mol
B离子与1
mol
E离子作用可生成2
mol
D分子;
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但再加入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都会溶解。
(1)粒子A的电子式是________;粒子E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过量C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含大量B离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种粒子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浓苛性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有:
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b.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c.沉淀逐渐增多
d.沉淀完全消失
e.沉淀逐渐减少
①上述各实验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
②该复盐在溶液中与浓氢氧化钠以1∶4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10电子的微粒中:分子:CH4、NH3、H2O、Ne、HF,阳离子:Na+、Mg2+、NH4+、Al3+、H3O+,阴离子:N3-、O2-、F-、OH-等,根据题意分析,从①能初步判断出反应应为NH4++OH-NH3↑+H2O;②中C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判断出C为NH3;③中应为H3O++OH-===2H2O;④中的叙述能判断出F离子应是Al3+,沉淀W为Al(OH)3;综合以上分析可得A是NH4+、B是OH-、C是NH3、D是H2O、E是H3O+、F是Al3+;这六种粒子能与硫酸形成复盐,且能与氢氧化钠产生不同现象:白色沉淀且会溶解,则一定含有Al3+,又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一定是NH4+。
答案 (1)水合氢离子
(2)Al3++3NH3+3H2O===Al(OH)3↓+3NH4+
Al(OH)3+OH-===AlO2-+2H2O
(3)①acbed
②NH4++Al3++4OH-===NH3↑+Al(OH)3↓+H2O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