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程序中的判断——条件语句(中国茶文化——程序中的判断选择结构)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5.1 程序中的判断——条件语句(中国茶文化——程序中的判断选择结构)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6-24 11:2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茶文化
——程序中的判断选择结构
(第4章第5节第1课时)
?一、学科核心素养
能用编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程序过程中先模仿后改写再创新,具有一定的编程思想和计算思维。
二、课程标准
理解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及重要性,灵活利用VB编写出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以提高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业要求
了解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等基本概念,会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学会用VB中的条件语句编写选择结构程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2019新版8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4章第5节内容。新教材将算法一章节提前到了本章第二节,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算法是程序的灵魂;让同学们逐步在顺序式结构的基础之上建立程序的选择框架,了解语句的走向,产生选择结构。本教材在设计上,从基本概念入手到实践操作,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通过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知识的了解,让学生从生活中,到程序中去,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思维。通过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知识的了解,茶的不同分类、不同品种、不同泡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分支选择结构,从生活中体验出算法的魅力。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课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算法的概念,会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对VB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使用。但刚刚接触程序,对程序流程的理解还停留在自上而下,逐条逐条运行的顺序结构层面。要让学生从一种框架模式变到另一种框架模式,需要逐步引导,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式。从生活入手,从自然语言入手,再逐步过渡到程序语言中。在教师的不断有效引导下,进行自我探究。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2)能够运用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设置情境,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在教师的提示和小组的合作,完成知识点的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让学生理解VB编程的魅力所在,激发对VB学习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作品的乐趣,产生学习信息技术时的愉快、喜爱的情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学会使用VB语言的If选择语句。
(2)掌握分支判断程序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1)自然语言过渡到计算机语言。
(2)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算法。
八、教学策略分析
以项目教学为主,采用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策略,项目式探究。让学生能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部分个体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现其他学生代码问题,既能很好地巩固自身知识,又能带动同学共同进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九、教学准备
网络机房? VB软件???课件??程序半成品
不要在制作界面上花太多时间,主要精力放在学习选择结构的学习和程序编写调试运行上。
十、教学流程
十一、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与回顾——三种结构
◆教师活动:
通过“茶”例回顾一下程序的3大结构以及其流程图,同时引出这次的知识点——选择结构。
(泡茶的的顺序步骤、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反复加水)
生活就是一道选择题,我们要不断地做出判断,并根据判断做出选择。学习英语时,我们一定会学到一个句子: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答案当然有肯定的yes,please,或者否定的no,thanks.如果你要喝,就会问你What type of tea do you prefer??那又有一番选择。
我们知道有哪些中国茶呢?同学们肯定能说出一二来,给出整张大表,普及知识。
学生根据表分析项目:如何从自然语言过渡到计算机语言
A、用自然语言描述表中的分类:
如果按色泽或制造工艺,中国茶可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
如果按照再加工分,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茶、药用保健茶、抹茶、茶饮料饮料。
*如果按发酵程度分,又可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全发酵、后发酵茶。
提问:这样一段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话,如何用计算机来判断呢?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自学书P124-125,思考刚才有关茶的分类自然语言如何用计算机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同一问题的提出,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区别
(二)自主探究——条件语句
◆教师活动:
(1)?If条件语句——单分支
经过自主探究,教师小结if条件语句,给出参考答案。
(a)If <条件> Then<程序段A>
(b)If <条件> Then
????? ???????? <程序段A>
????? ?End If
??????这种只对条件满足时的情况进行处理,我们称为选择结构中的单分支结构。
计算机语言:(不唯一)
If Option1.Value = True Then Text2.Text = "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
If Option2.Value = True Then Text2.Text = "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茶、药用保健茶、抹茶、茶饮料饮料……"
If Option3.Value = True Then Text2.Text =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B、在文本框中输入茶名,如“湖南黑茶”,如果是黑茶,则弹出对话框显示“是黑茶”
(三)合作探讨——“条件”的构成、单分支过渡到双分支
(2)逻辑判断的“条件”——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学生活动:自学书上P126-128,完成两个探究学习的第一题,并优化判断是否是黑茶的“条件”。
??????优化程序(条件的表示方法)
????? If a ="湖南黑茶" Or a = "湖北老青茶" Or a = "四川边茶"Or a = "滇桂黑茶" Then MsgBox "是黑茶"
◆教师活动:解答书上习题
◆教师小结强调:
1.运算符输入的规范性
2.优先级问题??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其中逻辑运算小口诀:not真亦假、假亦真,and?全真为真,or?全假为假
3.强调非数值时比较大小时比什么(ASCII)
如:A是65,a是97,向后逐个加1
4.条件的判断最终就是逻辑值:True或Flase
C、刚才的判断如果再加上一句如果不是以上四种,则显示“不是黑茶”,怎么编写程序呢?
(2)?If条件语句——双分支
(a)If <条件> Then<程序段A> Else <程序段B>
(b)If <条件> Then
??????????? ?<程序段A>
???????? Else
?????????? <程序段B>
???????? End If
满足条件时执行<程序段A>,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程序段B>
最终程序:
If a = "湖南黑茶"Or a = "湖北老青茶" Or a = "四川边茶" Or a = "滇桂黑茶"Then MsgBox "是黑茶"Else MsgBox "不是黑茶"
◆设计意图:
①通过学生流程图,培养学生应用“算法描述”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知识螺旋上升,梳理知识点,一个项目涵盖到此章节知识点。
(四)巩固反馈——练习测试
1.读程序,选择正确结果
巩固关系表达式的判定及逻辑值,让学生自然地从自然语言过渡到程序结构方式。
2.程序编写(判断出不同的茶种用不同的水温和茶具),在VB中试着编写。
◆设计意图:
①请同学自行思考语句代码,练习强化巩固。
②经过老师分析后,上机实践,完成这道程序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拓展研究——多分支与嵌套
反推刚才泡茶的程序,如果现水温是多少,适合泡什么茶?(if多分支与嵌套)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多分支语句不强制要求掌握,可适当降低难度,改成多个IF语句来完成。也可以用更为个简单的“猜价格、比大小”的例子来了解一下嵌套。但其中还是要强调下算法的优劣性。
(六)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1.选择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都要进行判断后,做出相应的选择。
2.你能列举一些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猜币、猜数字、比大小、判断奇偶、倍数……
3.可不可以既执行程序段A,又执行程序段B?
不可以,因为条件的判断不能既正确又错误。这样就自相矛盾了。
◆设计意图:
①让学生学会思考,找出生活中有选择的例子,并能理解选择的条件是什么,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让学生自然地从自然语言过渡到程序结构方式,理解条件语句的语句执行情况。
最后,教师给出思维导图,归纳与建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