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2.太空一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2.太空一日(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4 19: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空一日》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2.体会第一人称叙事的妙处,感悟关键词句中蕴含的人物的情感。(难点)
3.了解航天知识,学习航天科技工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激发民族自豪感。
训练积累(15分钟小练)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我曾fǔ
kàn(  )(  )我们的首都北京……
(3)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离地面100公里,逐渐进入chóu
mì(  )(  )大气层。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对父亲这次的体检很重视,要求医生把五脏六腑都检查一遍。
B.当年飞机出现故障但最终平安着陆的那次旅行,至今想来依然惊心动魄。
C.虽然只有一只眼睛能看清东西,但他经过努力,还是能够做到一目了然。
D.虽然工作非常认真,但他显然没有找到工作重点,有点本末倒置了。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成功完成了这项工作。
B.这部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看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2月28日,美朝领导人在越南河内会晤,但最终无果而终。
D.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的传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据《长江日报》3月4日报道,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谢文敏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尽快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特别是要明确学校、家庭及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谢文敏称,家庭教育没有得到法律确认,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边缘化位置,缺乏正规的指导、监督和约束,也影响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相互协作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5字以内。
                                      
(2)以下是一幅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联补充出来。
上联:
相亲相爱家庭和睦;下联:          。
【阅读经纬】
阅读本文第①~⑥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选文第①段关于轰鸣声、炽热火焰和水化成蒸气的描述,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选文第②段独句成段,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7.选文第③段“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8.选文第⑥段为什么要把“我”此时的感受与日常训练时的感受相对照?
                                      
拓展迁移
【拓展阅读】
中国人来到了太空
余建赋
①火箭继续往大气层外飞去,速度越来越快,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就在一瞬间,杨利伟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飘起来了,他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真的来到了太空。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居住了几百万年的美丽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高速飞行,90分钟一圈,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十分迷人。
②独自在太空飞行,但一想到亿万祖国人民翘首以待,杨利伟觉得自己是代表着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人类来到了太空。他拿起太空笔,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并在舱内镜头前向祖国人民、世界人民展示。
③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接到了返航的命令。6时许,飞船脱离原来的轨道,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④返回阶段,是整个飞行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阶段,飞船要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穿越“黑障区”,船体要经受几千摄氏度高温的考验,航天员要承受比发射升空时更让人难受的载荷冲击力。
⑤6时04分,飞船飞至距地面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大气层。这时,从未见过的惊险一幕出现了: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在通红的窗外,飞船表面防烧蚀层剥落产生的红色白色碎片不停划过。一瞬间飞船变成了一团大火球,杨利伟仿佛坐在一个熊熊燃烧的炼丹炉中。
⑥几分钟后,与地面的通信恢复了,杨利伟知道40多公里的“黑障区”已顺利穿过,再过几分钟,就要着陆了。他仔细观察着各种仪表,牢牢握紧操作杆,准确判断着陆程序的执行情况。随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飞船速度逐渐慢下来。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飞船出现自身旋转和大幅度来回摆动,巨大的冲击力冲撞着他的全身。离地面越来越近,随着“嘭”的一声巨响,飞船返回舱防热大底抛掉了。就在飞船即将落地的一瞬间,杨利伟准确判断反冲发动机已经点火。在确定飞船已经落地后,他迅速切断伞绳。
⑦6时23分,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而这一时刻,正好是当天天安门升国旗的时刻,这真是一个无法设计的巧合。
⑧飞船落地,杨利伟向指挥部报告:“我是神舟五号,我已安全着陆。”几分钟后,着陆场搜救队员就来到返回舱旁边,帮他打开舱门。
⑨飞天归来,祖国和人民给了杨利伟崇高的荣誉。2008年7月12日,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里第一位将军,先后担任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将军,从一名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成长为一名载人航天工程组织管理者,杨利伟庆幸自己赶上了祖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好时代,才有了实现理想的机遇和平台。
⑩每次参加国际会议和航天交流,国外航天界的同行总是盛赞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惊叹于中国的成就。到美国参加会议时,曾经和阿姆斯特朗一同登月的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专门来到杨利伟住的酒店拜访。80多岁的老先生激动地说:“没有中国人的太空是不完美的。祝贺你!祝贺中国!”
  五千年飞天梦想,八万里巡天遨游。成功往返天地间,圆千年夙愿,振亿万民心,扬国威军威,杨利伟在中华民族英雄史册上写下了首位航天员的名字。而在未来中国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的太空新时代,他将继续致力于让中国人的脚步更远更稳。
(选自《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23期,有删节)
9.指出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居住了几百万年的美丽地球。(温馨提示:“美丽”是对地球本质的揭示,同时也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0.本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作答。
(温馨提示:“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是中国人太空探索的目的,“中国人来到了太空”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11.本文第⑩段为什么要写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拜访杨利伟一事?
(温馨提示:曾经到达太空的美国宇航员盛赞杨利伟与中国航天事业,显然是对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成就的肯定,说明当时杨利伟来到太空一事在全世界激起巨大反响)
                                      
12.本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温馨提示:末段以评论为主,属于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末段发表议论,意在画龙点睛,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太空一日》自主学习
【基础存盘】
1.(1)俯瞰(2)稠密
2.C(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3.D(搭配不当,“传统”应改为“作用”)
4.(1)谢文敏在两会上建议尽快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立法。
(2)示例:互谅互帮邻里温馨
【阅读经纬】
5.描绘出火箭发射之初的壮观景象,把读者引入宏大的场景中,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6.独句成段,简洁有力,带给人强烈的震撼。
7.夸张。形象地刻画出刚开始时“我”紧张得全身肌肉极度僵硬的情形。
8.表明了“我”严谨的科学态度。
【拓展阅读】
9.用“美丽”形容地球,是对地球的直接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家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0.内容上:点明了中国人来到太空的意义,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与文题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11.写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拜访杨利伟一事,体现了中国人到达太空一事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说明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12.议论。全面论述了中国人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的重要意义,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