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儿童与发明 2(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儿童与发明 2(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02 18: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4.儿童与发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项与儿童有关的发明。
2.培养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培养从小就敢于创新的意识。
3.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4.课外搜集有关的发明故事,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和交流。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讨论以全班交流的方式学习课文中介绍的几项与儿童有关的发明。从而培养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培养从小就敢于创新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很多发明都源于儿童的创造、奇想与发现,学生应善于观察,勇于发现,敢于创造。培养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培养从小就敢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创造、奇想与发现的情趣。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情境渲染,故事引入玩耍玩出望远镜16世纪末,荷兰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镜商,或许是受家庭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也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拿着眼镜玩耍。
有一天,调皮的大儿子摆弄着一根钢管,把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分别装在钢管的两头。然后用来看书,结果发现密密麻麻的字变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见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马上把钢管抢了过来,然后用它朝远处望去,发现远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
 兄弟俩颇感新奇,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詹森。詹森尝试用钢管向远方观望,发现果真如孩子们所说,于是他动手制造出一架望远镜。后来,这架望远镜成为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研制科学望远镜的基础。
还有很多发明是儿童完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与发明》。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要求:自学陌生字词,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对带有陌生字词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熟练、读准确为止。容易读错的字词写到纠错本上。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3.开火车朗读 随机指导【预设:学生在读到每个发明时,引导学生发出赞叹、羡慕,激发发明创造的情趣。】4.读准生词汇天真无邪、木梳、玩儿腻了、古笙、布什曼、叩诊、链条、孕育5.自学要求:(1)围绕中心问题:“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对发明者来说,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进行探究。(2)默读,划出有关语句和段落,讲出理由,小组交流。(3)把不理解的问题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小组选出代表,准备全班交流。三、整体感知1. 师:读懂课文,弄清楚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篇课文的题目“儿童与发明”,注意在表达时用上“发明”“儿童”这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题目其实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2.师: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对发明者来说,是什么? 生:是无价的珍宝,创造的源泉。 师:为什么这么说? 3.围绕中心话题,分层解决。【预设:在概括几种和“儿童”有关的“发明”时,要注意体现这些“发明”和“儿童”的关系,把每件事情表达清楚。】⑴音乐家布什曼受吹木梳的小女孩的启发制成了第一只口琴。⑵法国医生雷内克受用圆木玩听力游戏的小孩们的影响发明了听诊器。⑶美国人兰德为了满足女儿急于要照片的要求研究成功了一次性成像问题。⑷美国机械师毕寇为了解除送报的儿子的苦恼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⑸比斯特受儿子用碎镜片看蚂蚁的恶作剧的启发发明了隐形眼镜。a.对相关内容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对发明者来说,是无价的珍宝,创造的源泉。”b.在处理过程中抓住“发明”与“儿童”的紧密关系,去细细体味。【预设:此处是全文理解的难点,处理时一定要用充足的时间来探究。一开始,学生很可能有模糊的认识,教师采用层层启发、环环相扣的方式去引领。】4.学生谈感受,教师做小结。教师充分地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这篇文章的感受,然后教师小结。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发明并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只要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小发明家。5.体会写作手法 【预设:第一自然段开明宗义地指出“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灵感”,并进一步指出孩子的想法对发明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结尾段和开头彼此呼应,再次说明很多发明都源于儿童的创造、奇想与发现,并号召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敢于创造。】四、巩固新知 检验积累课文介绍了几种与儿童有关的发明?摘抄有关内容填写表格。发明与该项发明有关的儿童活动五、拓展延伸 表达创意观察你及周围的儿童的活动,以组为单位尝试发明与创造。 通过语言渲染、故事引入的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读书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初读课文时做到情感渲染。检查朗读情况,发现阅读障碍,反复读反复强化,彻底扫清字词障碍。 始终以中心问题做引领,结合课型的特点,梳理出中心问题,以学生个性发言来代替讲解分析,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真真切切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儿童是发明的重要源泉的意境中去。 围绕中心话题,层层递进。 第一层: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对发明者来说,是无价的珍宝,创造的源泉。 第二层:实例证明,儿童对发明的重要性。 第三层:所以发明并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只要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课后练习
1.课文介绍了几种与儿童有关的发明?摘抄有关内容填写表格。
发明 与该项发明有关的儿童活动
2.课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方法。
你有什么独特设想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