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了解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
3.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4.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刻苦专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数。
【教学难点】
1.电流的物理意义的建立、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实际电路中的电流。
2.正确判断实际电路中电流表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调光台灯、电流表、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学生:收集与安培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利用测量生物电去诊断疾病,类比提出简单电路中电流的测量。
[视频引入]播放“生物电”视频。[设置疑问]人体生物电在现代医学上早已广泛应用,医生借助于仪器测量人体的生物电流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科学依据。你知道如何测量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吗?
[板书课题]
§15.4
电流的测量(设计意图:利用视频介绍生物电及测量生物电在医学方面的重要应用,顺其自然地过渡到简单电路中电流的测量。)
观看生物电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在医学方面的重要应用。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电流的强弱(I)1.物理意义:电流是描述强弱的物理量。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3.换算关系:1mA=103A,1μA=106A。
[演示实验]
闭合调光台灯的开关,转动调光台灯的旋钮,使灯泡越来越亮。[提出问题]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灯泡变亮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在物理学中,我们常常用灯泡是否发光来反映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转换法。
[提出问题]灯泡亮度变化是因为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弱发生了变化,如何描述电流的强弱呢?[自主学习]
1.内容:课本第45页。2.要求:完成以下内容。⑴物理意义:电流是描述________的物理量。⑵单位: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⑶换算关系:1mA=______A,1μA=______A。3.时间:3min[安培简介]
安培是法国物理学家,从小博览群书,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非凡的数学才能,为了研究。曾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被誉为“电学中的牛顿”,后人为了纪念他,把电流的单位规定为安培。[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该环节采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电流有大小,进而以自学的方式展开学习,最后以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流值,一举两得。)
观看实验现象。1.灯泡越来越亮。2.电流变强了。体会物理方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应用。带着问题自学“电流的强弱”。⑴电流强弱⑵安培
安
A
毫安
微安⑶103
106认识安培,了解安培的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根据幻灯片的问题直接口答。
知识点二:电流的测量1.观察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0~0.6A、0.02A;0~3A、0.1A)2.使用方法:⑴与被测用电器串联。⑵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⑶用开关试触选择合适的量程。⑷绝对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3.读数:⑴观察量程与分度值。⑵I=格数×分度值。
[提出问题]
电流有强弱之分,如何才能知道电流准确的大小呢?[播放课件][交流讨论]1.为什么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两行刻度?2.电流表的“+”接线柱为什么有两个?[提出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呢?[自主学习]1.内容:课本第46页。2.要求:⑴知道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⑵知道电流从哪一个接线柱流入电流表。⑶在电流大小未知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电流表的量程。⑷能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两极上。3.时间:5min(设计意图:采用自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本要求。)[交流讨论]
⑴如果把电流表和用电器并联会出现什么现象?⑵为什么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⑶如果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会出现什么现象?
⑷用开关试触时,应该先选用哪一个量程,为什么?
[演示实验]
实验一:采用导线试触的方式把电流表和用电器并联。讨论:电流表和灯泡并联时灯泡熄灭,这一现象和我们学过的哪种现象相似?该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实验二:用试触法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实验三: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实验四:试触法选择电流表量程。(设计意图: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与电流表使用方法相反的情况,引发质疑,并通演示实验、交流讨论的方式巩固加深对电流表使用方法的理解。)[提出问题]
1.如上图所示电路,经过A点的电流和经过B点的电流一样吗?2.要想测量经过灯泡的电流,应该将电流表接在哪一点?
[实验探究]
按照上图连接电流,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点和B点,采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归纳总结电流表读数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电流通过用电器前后相同,为下一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做好铺垫;并通过实际使用归纳总结电流表读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以致用]
利用动态flash动画,变换电流表量程与指针位置练习读数。
使用电流表测量。结合实验桌上的“电流表”了解各部分名称。1.两行刻度代表两个量程。2.两个“+”正接线柱对应两个量程。自学并分组交流讨论。⑴串联。⑵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⑶用开关试触选择合适的量程。⑷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⑴……⑵……⑶指针反向偏转⑷先用大量程试触,放置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观察实验现象:灯泡熄灭且电流表示数较大。和短路现象相似;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流过大。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掌握试触的方法。1.一样、(IA>IB)2.A点、(B点)1.
IA=IB;2.读数时应先观察量程与分度值,看清指针偏转多少个小格,然后乘以对应的分度值。根据动画提示进行读数。
【盘点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师生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见附件1)
【课堂检测】
独立完成,相互批改,教师巡视点评。
完成检测题(课本P48,1——4题)
【家庭作业】
《助学》52页——54页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案例中的“亮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循环多反馈、演示和分组实验、小组内和小组间交流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展开。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的渗透。
1.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确电流有强弱大小之分,进而通过自学了解电流的物理意义、单位以及单位换算。第二部分则是通过观察电流表实物,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流表上有两行刻度与三个接线柱”的原因,进而自学使用方法,并通过反例加深对使用方法的理解,最后借助于实验明确测量用电器电流时电流表的位置,同时为下一节的探究做好铺垫。
2.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探究电流表使用方法时,由于很多实验是违反电流表使用规则的,为此这些探究实验只进行演示,借助于摄像头(实物投影)的放大,便于学生观察现象。
3.为了降低难点,突破重点,整堂课中采用了小循环多反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学习一点,消化一点,掌握一点。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单位换算时,各量之间的进制关系不明确,导致检测时失误较多。
2.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时,动手能力差,小组合作协调能力有欠缺,导致有些同学无事可做。
3.读数时误读量程。
附件1:盘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