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杠杆平衡条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杠杆平衡条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5 15:0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级A段“216”课堂物理导学案★★★
§10.1
杠杆的平衡条件(第2课时)
编写人:刘仁坤
审核人: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2、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难点】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命题点及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
夯基寻困】
1、杠杆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
状态或
状态。
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

2、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省力杠杆:
l1>l2,F1
F2,省力、费______,如:撬棒、铡刀、羊角锤
费力杠杆:l1
l2,F1
F2,费
、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
等臂杠杆:l1
l2,F1
F2,不省力、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跷跷板
【合作探究
互助解惑】
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器材】带支架的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若干。
2.【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具体的做法是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就往哪端调。
(2)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方便实验过程中测量
和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3)选择杠杆的中点作为支点的好处:

(4)如图所示,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水平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5)改变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F2和阻力臂l2,再做几次实验并将相应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3
(6)测量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

3.【交流与反思】
(1)若增减钩码后,F1l1≠F2l2,则哪侧力与力臂乘积大,杠杆向哪端下沉。
(2)在实验过程中,可把左侧的钩码去掉,换成弹簧测力计,则这样做的好处是:

4.【实验结论】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一题通关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如图所示:
(1)在实验前将杠杆调节到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在调节杠杆平衡的过程中,如果杠杆的右端向下倾斜,平衡螺母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B处挂
个相同的钩码。
(4)在(3)中杠杆平衡的基础上,将A、B两处钩码同时减去1个,那么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说明杠杆将向哪端倾斜:

(5)图甲中,在A处挂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若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倾斜,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了如表所示的数据,分析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7)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填序号)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很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8)小红想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她通过实验,得到了图乙所示的结果,杠杆此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
。(F1、F2、F3的力臂分别用
L1、L2、L3表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