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3.3.2 塑料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3.3.2 塑料 教学设计 (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4 16: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塑料
一、教学设计说明
科学课程在总标准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目标的表述中强调,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保持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形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从学习方式上讲,科学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尊重客观事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可真正体验课程的核心理念。本节课遵循上述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活动贯穿课堂始终。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属的地位:本节内容是第13章《地球、矿物与材料》第三节《材料及其应用》中的一部分。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材料的用途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体会到材料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思。学生在学习了金属以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对于材料性质进行探究的方法,对于研究塑料的特性就相对容易些。在落实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调查活动和环保作品的制作,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油的物理性质,了解原油的分馏;
2、描述塑料的一些特性,并与它们的用途相联系
3、了解废弃塑料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及其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关注废弃塑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形成对废弃塑料的辨证认识和处理的良好习惯。
尝试将废弃塑料变“废”为“宝”,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能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和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探索塑料性质
了解废弃塑料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实验用品
(1)演示实验用品:浓硫酸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塑料袋,纸,酒精灯
(2)学生实验用品(8组):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若干导线,酒精灯、塑料棒、金属棒,氯化钴试制,塑料制品
四、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原油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看录像资料
◆观看,了解石油分馏
◆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资料,包括原油的性质,石油产品等。
◆(播放录像资料-石油的分馏)以上这些石油产品是经过提炼得到的。因为原油是多种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它们的沸点不同,我们利用这个特点把各种成分进行分离,这种提炼方法称为石油的分馏。
设计意图:
原油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通过录像资料可以使学生有直观的了解,通过对录像资料的回忆与整理,训练学生学会对资料的选择。
活动二:找找身边的塑料制品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找找身边的塑料制品。
◆学生提前几天对塑料制品作统计和收集。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关塑料的生活用品有哪些呢?除了大家刚才所说的还有……(出示学生没说到的一些生活用品),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设计意图:
找一找身边的塑料制品,让学生有直接体验,为课堂内容作铺垫,同时教师对此内容的补充开阔学生的认知领域。
活动三、探究塑料的特性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描述塑料的一些特性。 ◆讨论回答:试验法
◆学生活动:塑料性质的探索
◆观看录像,教师演示塑料的耐酸腐蚀性,学生观察、思考
小结塑料特性
◆塑料为什么如此受人重用,它有什么独特的性质呢?
◆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验证呢?
选择其中的若干个特性:(耐腐蚀)、不导电、不易传热。耐腐蚀性学生不一定会想到。
◆活动前,应让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一种特性进行研究,明确活动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注意控制变量问题)和活动器材。
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个别指导――小组交流方案――其他小组提建议――小组修正方案――验证――交流活动过程和结论――结论
◆如果学生在前面没有说到耐酸腐蚀这一点,那么老师可在此加入演示活动,强调用对比的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
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塑料特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再通过实际动手区分选择塑料制品,检验前面根据经验猜测的特性的正确性,也为学生后面的探究作铺垫。而对于塑料性质的探究设计了两个方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活动四:塑料的应用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你见过这些塑料制品吗?说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回答
◆PPT显示:食品袋、食品包装薄膜、泡沫塑料、灯具、雨衣、电线外壳、塑料管等。这些都是塑料制品,可是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同,那是因为它们之间还是有着一些差异的。这些塑料制品是由不同种类的塑料制成的。
◆你知道有哪些塑料品种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概括,并PPT演示:
聚已烯(PE)
聚苯已烯(PS)
有机玻璃
聚氯已烯(PVC)尼龙
聚酯
活动五:环保小卫士在行动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学生展示在身边拍的照片,一部分塑料瓶正像学生所说:被随意丢弃了! 观看录像
教师出示一些相关图片,指出如果废弃塑料处理不当,的确要给我们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但处理得好就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联系以上内容)
展示塑料垃圾成堆的画面
学生讨论: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指出:废弃材塑料会造成很多环境问题,生活中又不能缺少如塑料制品这样的材料,怎样解决呢?
引导学生想出循环利用的方法。
教师出示学生事先用废弃塑料,如:可乐瓶、塑料袋等,制作的环保作品。体现变“废”为“宝”的理念。
设计意图:
随着我国的GDP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正逐步日益丰富,但我们要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过多的废弃材料也会给我们造成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更多的资源浪费。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危害,想出解决办法。
所以,在课的设计上首先通过实际的现象问题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这种慢性污染产生的危害,之后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找出解决方案。这里主要是提出废弃材料再进行重新利用,变“废”为“宝”问题。还可以发挥想象进行科学幻想,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中就会走出未来的“环境治理大师”。
【总结】师生共同结合板书,总结本节主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