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力的作用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认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举出一些例子
指出可以不通过接触就起作用的力
掌握相关的双语词汇 1. 完成力影响物体运动的实验
2.学习通过分析现象和事实得出结论即归纳的方法 感受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 教学重点
认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 教学难点
认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四、 教学设想
人类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人类用火箭向外层空间发送航天飞机、载人飞船,建造外层空间站,发射空间探测器。火箭是怎样发射升空的呢?这需要燃料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那么什么是力呢?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通过实验认识可以不通过接触就起作用的力(磁力和重力)。力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的作用效果。
掌握双语词汇:force, magnetic force, gravitational force, contact, non-contact, speed, direction
五、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资源使用
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观看火箭升空的视频,设问:火箭在升空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废气放出呢?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 观看视频,讨论
观看教师演示 火箭发射的视频
教师演示力的存在
认识力能改变物体的现状 力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的作用效果
教师巡视时提醒学生注意小心拉橡皮筋,以免弹伤自己或别人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小组活动:向外拉橡皮筋、捏橡皮泥、把砝码放在海绵上。从而归纳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橡皮筋、橡皮泥、海绵、砝码(或其它重物)
认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逐一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
提醒学生实验时要协作好
适时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现象分析力的作用效果:①②
组织好交流,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 小组活动:推静止的小车,同向、反向推运动的小车。
比较三次实验现象,从而归纳得出力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小组活动:①钢珠沿米尺直线运动;②磁铁与米尺“T”字型放置;③钢珠再沿米尺直线运动;④观察2次钢珠运动轨迹。
比较力对小车运动速度的大小和小球运动方向的改变,归纳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合生活经验列举实例。 小车、磁铁、钢珠、米尺
力可以在一段距离之外起作用 力的作用一定要接触吗?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提示学生保持课堂秩序 小组活动:“叛逆”的磁环、下落的物体等 磁环、木棒支架、硬币(或橡皮)
小结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科学语言归纳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力的作用效果,并举生活中的实例
六、 作业设计
1.下列情况中,因为有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是( )
①铅笔折断 ②地球绕太阳运行 ③汽车刹车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①、②和③
2.有下列现象: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把跳板压弯了;②双手从两边压弹簧,弹簧被压短了;③拉丝机把铜丝拉得又细又长。这些实例表明力能 。
3.举出两种不需要接触就能发生作用的力。
4.两辆碰碰车相撞后,碰碰车速度的 和 都可能发生变化。
5.Bilingual homework:
1)A force can change the of an object.
2) A force can change the of a moving object.
3) force and force are non-contact fo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