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13.2
内能
复习
1.列举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3.分子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4.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分子为什么具有动能和势能?
什么是物体的内能,单位是什么?
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预习指导
思考:
推动壶盖运动的能量来自何方?
It
was
an
Elephant!
信息捕获
来自壶内水蒸气的内能
内
能
①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弹性势能
相互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内能: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③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呢?
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注意: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
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具有动能。
燃烧的火,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很剧烈,当然具
有内能。
通过此问题可知,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无关。机械能:物体整体所具有的能,是物体动能和势能之和,与物体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讨论:一辆汽车的车厢内有一气瓶氧气,当汽车以
60km/h行驶起来后,气瓶内氧气的内能是否增加?
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没有机械能,运动在空中的球具有机械能;
但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都具有内能。
情境再现
二、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它的内能就会越多
对比分析:
(1)同一物体,内能的大小看温度!
反过来说呢?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
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这个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加
扩散快
分子动能就越大.
(2)物体的内能大小还与分子数目(物体质量)有关
温度相同时,分子数目越多(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3)内能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
因为状态变了,分子间距就发生变化,分子势能就随之变化,所以内能改变。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等有关;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
2、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温度相同,内能相同(
)
3、20℃的水一定比80℃的水内能小(
)
4、0℃的物体的内能也为0( )
5、放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它不具有任
何形式的能(
)
6、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内能越大(
)
√
×
×
×
×
×
讨论:
请回答
三、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给你一根粗铁丝,你有几种办法升高它的温度,增大它的内能?
…………
探究:
It
was
an
Elephant!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
热传递
下面的水、木柴的内能改变了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太阳能热水器
凸透镜点燃木柴
炉子烧水
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冷敷时,热从______传给________。
有,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人体和毛巾的内能有改变吗?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1.热传递改变内能.
A.物体吸热
内能增加
B.物体放热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转移到
(不同物体之间)
高温部分
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
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多少内能”;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那部分内能,是一个过程量,常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传递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搓手时手变热了
滑下时屁股发烫了
钻木取火
内能增加了
小实验
图1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棉花会着火。
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导致棉花燃烧
试着描述和解释下面的现象: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内能减小
自身温度降低
做功的实质是:内能的转化
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
方式
内能如何变化
能的种类是否改变
如何量度改变了多少
热
传
递
做
功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_____。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_____。
不变
内能的转移
改变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热量的多少
做功的多少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钻木取火
天冷了,搓搓手。
哟!屁股真烫呀!
小青蛙:天冷了,晒晒太阳!
1.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练习
做功
做功
做功
热传递
火箭升空
水壶烧水
壶里的水沸腾时,壶盖常会向上跳动
热传递
做功
做功
小结:
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和分子相互作用的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势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A.热传递.
B.做功
3.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
A.热传递
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B.做功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动能
所有
课堂练习: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
.
热传递
做功
2.物体内部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温度升高
必定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
。
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
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
增加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能转化为内能。
转
移
热传递
做功
机械能
请回答
4.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铁棒放在炉子里被烧红;
B.锯条锯木头时会发热;
C.古时候的猿人钻木取火。
A
5.下列方法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B.把一杯热水放在冷水中冷却;
C.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C
6.
用打气筒通过塞子的孔往瓶里打气,这是用_________的方法使瓶里的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瓶塞跳起来,是
对_____做功,
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观察到“雾”这种现象。
做功
气体
外
气体
液化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温度越高的物体,它的热量越多
B.温度越高的物体,它放出的热量越多
C.质量越大的物体,它的热量越多
D.物体温度降低时要放出热量
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B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温度升高
.
温度
温度
剧烈
减小
10.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在
0℃时(
)
C
A.物体的内能为零
B.分子运动的速度为零
C.分子的运动速度和物体的内能均不为零
D.分子运动的速度不为零,分子的势能为零,物体的内能
为零
9.一切物体,不论________高低,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_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内能越大.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________
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么?
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克服活塞与筒壁间的
摩擦做功也使筒壁内能增加,
所以筒壁就会热起来.
4.
请回答
下面哪个事例说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A、用热水袋给手取暖
B、用右手磨擦给左手取暖
C、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
D、把手放在炉火旁边取暖
5.
A、铁棒放在炉子里被烧红
B、锯条锯木头时会发热
C、古时候的猿人钻木取火
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6.
7.下列现象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B、把一杯热水放在冷水中冷却;
C、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变热;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8.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用
方法使木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达到木头的
燃点使木头燃烧
。这个现象表明:
对物体
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对物体做功
做功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
物体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
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
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STS地球的温室效应
1、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
(3)温室效应会造成哪些危害?
(4)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应该怎么做?
2、请同学们课后再到网络中去查找更多的内容,
收集到一起,进行交流。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
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
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
“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
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
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3.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4.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5.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
√
√
×
×
×
判断正误
由此可见,温度、热量的变化能决定内能变化,而热量、内能的变化不能决定温度的变化内能,温度的变化不能决定吸收放出热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