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3、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题作出分析,知道重锤线的应用;
5、通过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难点: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对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提问:水为什么总是向低处流?跳伞的人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
(一)、重力的概念
1、定义: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G。
2、产生原因:地球的吸引
3、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注意:地球上或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
都受重力作用。
4、重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二)、【活动8.3】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猜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
【实验方案】把质量均为50g的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
【数据分析】
实验序号
钩码质量/kg
钩码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
=
mg
g
约等于9.8N/kg
,粗略计算中可取10N/kg。
g=10N/k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注意:单位的选取。
(三)、重力公式G=mg的应用计算
1.已知m求G: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30Kg,
则它受到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g=10N/kg
)
2.已知G求m
若两个鸡蛋重力为1N,则每个鸡蛋质量约为多少g?(
g=10N/kg
)
3、如图所示,在桥头上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t表示吨),它表示什么意思?求这座桥允许通过的最重的车是多少牛?(
g=10N/kg
)
(四)【活动8.4】判断重力的方向
【方法】如右图(a)将勾码悬挂在铁架台的
如右图(b)将铁架台倾斜一个角度,观察钩码静止时细线的位置。
剪断细线,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从而得出重力的方向。
【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注意对竖直向下的理解)
重锤线:人们常在一根线的下端挂上一个重物做成重锤线。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锤线的应用:(a)检查墙体是否竖直;(b)检查窗台是否水平
(a)
(b)
【想想议议】: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重力的方向指向哪里?
(五)、想象:假如失去了重力
(六)、随堂反馈
1.下面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受到的重力较大的缘故
2.通过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
,它与物体的
有关系,这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用文字叙述
为:
.
板书设计
8.2重力
力的示意图
一.重力的概念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用G表示
二.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2.物体的质量越大,可能受到的重力越大,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三.重力的方向
1.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
四.力的示意图
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我感触很大。首先,这节课以重力的知识为载题,围绕重力的方向和大小设计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想象,讨论、观察、等途径亲身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后,知道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G=mg;掌握了对重垂线、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的操作技能;体验到了科学探究成功后的快乐;初步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教学不足之处:1.生活中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创设问题情景.以观察思考开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2.学生由于对科学探究的精神体会不多,进行科学实验时,不够主动、大胆,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调控,鼓励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地进行其它猜想。实验过程中个别学生独立意识太强,不注重配合。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竞争,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