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能源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量的来源。在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今天,了解有关能源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从学生已不陌生的能量入手,通过找寻能量是从哪来来的,引出能源话题,进而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况,介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进一步认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初步认识能源。
1、通过列出家中使用能量的清单,让学生感受到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能源影响我们的生存和生活;
2、介绍能源的基本情况,指出能源分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两类,并举例说明,从而概况性地揭示出能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引发学生关注能源问题。
第二部分,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危机,体验可再生性能源的作用。学生在看到资料、数据后,意识到不可再生性能源的现状,为下一课的节约能源教学活动打下伏笔。为了让学生了解使用可再生性能源的意义,促进学生重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并为下一课开发新能源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方法:
第一部分的教学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利用各种能量的实例,深切体会能量与我们的关系,掌握能源的概念。
第二部分通过搜集、查询、阅读资料,采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矿物能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
第三部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利用可再生性能源的美好前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
了解能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能够动手实践,制作或设计能源利用的装置。
科学知识:
知道能源分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意识到能源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知道合理利用不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和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
难点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能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你知道这些物品都依靠哪些能量工作吗?(电脑依次出示幻灯片的图片。)
学生回答。
2、了解能量的来源
播放幻灯片问题,居民烧饭烧水的生活燃料和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料有哪些?
师问: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能量都是从哪里来的?
播放幻灯:常见的能量来源,知道不同的能量是依靠不同的物质提供的。
师问: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提供能量的东西吗?(风、水、海洋、原子等)
师小结:我们把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称为能源。(幻灯出示)
二、讨论、交流能源问题
1、师生讨论能源的分类:
(1)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提示,可从能源的来源和形成的方式,能源的利用和是否可以用之不竭四个方面来思考。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教师播放幻灯片,给学生介绍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等分类方法。
2、重点理解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了解能源危机问题。
师:我们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随着人类的需求越来越大,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而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再生的能源,却因为技术不成熟或者无法大规模广泛应用,仅占能源利用结构的很少部分。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8页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
3、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情境假设:过一天没有能源的日子。(学生发言)
4、小结: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真是离不开能源。我们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合理利用能源,并且多开发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让我们有更长久的幸福生活。
5、教师播放介绍太阳能相关知识的幻灯片。
三、动手做,设计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1、介绍、演示太阳能灶模型。
2、各小组用提供的水轮制作材料,进行水轮模型实验。
3、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
四、拓展延伸
了解风能应用的典型案例。
五、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利用新型能源的装置,可以画出,也可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