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义兴片区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意识骤然增强,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达尔文的巨著( )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确立。
A.《天工开物》
B.《物种起源》
C.《自然选择》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甜果),橘生淮北则为枳(苦果),这是( )现象。
A.变异
B.遗传
C.杂交
4.由于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这属于(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5.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 )
A.恐龙
B.长颈鹿
C.蟑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些成语说的就是
能力。
7.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
。
8.让身体表面有着适当的颜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
。
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谚语说明生物具有
现象。
10.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
。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只有动物才有遗传现象,植物没有。
(判断对错)
12.小孩子从出生开始,会沿着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
(判断对错)
13.父母都是高个,生的孩子一定会长成高个。
(判断对错)
14.在自然选择中,凡是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判断对错)
15.蘑菇属于食物链中的消费者。
(判断对错)
16.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判断对错)
17.恐龙的灭绝原因目前仍没有定论。
(判断对错)
18.不同地层的化石代表动物是不同年代的。
(判断对错)
19.只要多看书,就能学好科学知识和本领。
(判断对错)
20.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花中跑,反应了生物间的伙伴关系。
(判断对错)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21.“火箭”发射实验告诉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拉伸的长度越
,“火箭”发射的高度越
。
22.“花生米燃烧实验”是把花生米中的
转化成
。花生米燃烧属于
变化。
五、简答题(5分)
23.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
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义兴片区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分析】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男孩要从12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相比之下,男孩要稍晚一些。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解答】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琉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青春期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ABC是正确的描述,不符合题意;D选项属于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分析】自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法则,也是实现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规律。
【解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被誉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1895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了,他提出进化论思想。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3.【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解答】橘在淮南、淮北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而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橘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而是生理特性发生变异。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
4.【分析】自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法则,也是实现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规律。
【解答】自然选择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环境通过优胜劣汰,对生物种群组合进行的改变,使剩下的群体更能适应环境。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的需要对生物进行的定向选择。所以牧民的行为导致了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属于人工选择。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5.【分析】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银杏、水杉、珙桐、香果树、大熊猫、中华鲟、拉蒂迈鱼、扬子鳄等,要保护珍稀动植物。
【解答】蟑螂在这个地球上居然已有三亿年的生存史,算得上是人类前辈的前辈了,而且变异微弱,生命力极顽强,被称为“昆虫活化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活化石的生物,学生需要熟记珍稀动植物,保护它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6.【分析】拓展: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讲的都是拓展能力。
【解答】根据对拓展能力的认识,“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些成语说的就是拓展能力,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的能力。
故答案为:拓展。
【点评】掌握对拓展能力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分析】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但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并不一定都是动能,例如,空中飞行的飞机,除具有动能外还具有其他形式的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才越多。
【解答】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故答案为: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定义,需要理解。
8.【分析】为适应环境,动物大多采用保护色和拟态的防御方法,是生物适者生存的表现。
【解答】让身体表面有着适当的颜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保护色。
故答案为:保护色。
【点评】识记保护色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就是指子代与亲代有相似的表现,遗传在很多生物身上有所体现。
【解答】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遗传。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遗传,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进行正确解答。
10.【分析】地动仪是中国汉朝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汉朝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解答】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故答案为:地动仪。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发明地动仪的是张衡。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分析】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解答】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植物也有遗传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动植物都有遗传现象。
12.【分析】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解答】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20岁间,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人的生长发育,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内容解答即可。
13.【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解答】父母都是高个,生的孩子如果遗传了父母高个的显性基因就会长成高个,如果基因发生变异,就不一定会长成高个。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4.【分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解答】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在自然选择中,凡是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的相关知识,知道在自然选择中,凡是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15.【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解答】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消费者,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分解者如蘑菇、蚯蚓、屎壳郎、霉菌、蛆虫等。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蘑菇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16.【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17.【分析】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有过恐龙的分布。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解答】根据对化石的研究得到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被自然淘汰,如恐龙;另一种是被人为消灭,如渡渡鸟。环境变化恒温动物兴起,使恐龙在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导致其大量死亡,乃至灭绝。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
18.【分析】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通过岩石的成因和各种岩石的特征可判断岩石中是否可能出现化石。
【解答】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不同地层的化石代表动物是不同年代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化石,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9.【分析】懂得科学知识是一种本领,能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解答】学好科学知识和本领,不仅要多看书,还要多动手动脑,通过实际操作、应用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科学知识应用的认识。
20.【分析】根据对生物间的关系,具有相互协助的关系是伙伴关系,比如蜜蜂和花朵,鳄鱼和鳄鸟等。
【解答】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花中跑,花朵给蜜蜂提供了食物,蜜蜂在花朵间采蜜又帮助植物进行传粉,它们之间是相互协助的伙伴关系。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生物间关系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21.【分析】橡皮筋拉得越长,能量就越大,物体运动就越远;橡皮筋拉得越短,能量就越小,物体运动就越近。
【解答】根据对弹力的认识,“火箭”发射实验告诉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拉伸的长度越长,“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
故答案为:长;高。
【点评】掌握对弹力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析】根据“花生米燃烧实验”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过程解答即可。
【解答】“花生米燃烧实验”是把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花生米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化学能;热能;化学。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能量的转换以及应用。
五、简答题
23.【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解答】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二、讲究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不挑食,不偏食。三、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四、加强体育锻,炼参加游泳、跑步、踢球等有益的体育活动。五、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六、不迷恋电脑。七、科学用脑。学习时做到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故答案为:
注意个人卫生、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学习姿势与及用眼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