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义兴片区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义兴片区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4 22: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义兴片区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青春期是指(  )这个年龄段。
A.10﹣12岁
B.12﹣19岁
C.10﹣19岁
2.鸟类是由古代的(  )进化而来的。
A.昆虫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3.女儿的眼睛长的像妈妈,这是(  )
A.生理特性遗传
B.形态特征遗传
C.生理特性变异
D.形态特征变异
4.如果自然界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其他环节将会(  )
A.不受影响
B.受到影响
C.受到保护
D.不确定
5.鲸鱼终身生活在水里,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由此可以推测出鲸鱼属于(  )
A.鱼类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6.人们用 
 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表达与交流的时候,它的成功运用,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植物生长 
 。人跑步 
 。融化的冰 
 ,电脑 
 。
8.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些动物是用盔甲保护自己,如: 
 、 
 、 
 ;而变色龙、比目鱼、雷鸟是通过 
 保护自己;黄鼠狼、臭鼬是用 
 的方法保护自己。
9.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揭示的是生命的 
 现象。
10.科学家 
 发现 
 顶开了壶盖,从而改进了蒸汽机。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1.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 
 (判断对错)
12.人的睡眠时间越长越好。 
 (判断对错)
13.兄妹之间长相的不同也属于变异现象。 
 (判断对错)
14.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判断对错)
15.蘑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如果误吃了毒蘑菇,可能导致人中毒,甚至死亡。 
 (判断对错)
16.音箱的输入能量是电能,输出能量是声能。 
 (判断对错)
17.所有生物死后都会变成化石。 
 (判断对错)
18.地球上的恐龙已经消失了。 
 (判断对错)
19.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判断对错)
20.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5分)
21.早晨,大阳从 
 边升起,下午,太阳从 
 边落下。
22.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 
 (“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 
 (“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 
 。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23.说一说,你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生活方式?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分析】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解答】我国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一般从10到12岁开始。
故选:A。
【点评】了解青春期年龄即可作答本题。
2.【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故选:B。
【点评】一般来说,动物的进化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3.【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解答】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女儿的眼睛长的像妈妈,这是形态特征遗传。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形态特征遗传。
4.【分析】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解答】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其他环节将会受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食物链,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5.【分析】动物根据有没有脊柱可以分为有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脊柱动物还可以分为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柱动物还可以分为昆虫和软体动物。
【解答】哺乳动物是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鲸鱼终身生活在水里,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鲸鱼就属于哺乳动物。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哺乳动物的生征,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6.【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接触到的模型有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解答】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切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答案为:模型。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模型的认识。
7.【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跳跃的青蛙靠机械能;植物生长靠光能;人跑步靠动能;融化的冰靠热能;电脑靠电能;风筝靠风能;太阳靠光能;人的食物靠化学能。
故答案为:光能;动能;热能;电能。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能量,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8.【分析】动物为了提高生存,都要自己的防御敌害的方法,有保护色、拟态、喷墨汁、逃跑、盔甲等。
【解答】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些动物是用盔甲保护自己,如:乌龟、蜗牛、穿山甲;而变色龙、比目鱼、雷鸟是通过变色保护自己;黄鼠狼、臭鼬是用释放臭气的方法保护自己。
故答案为:乌龟;蜗牛;穿山甲;变色;释放臭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识记。
9.【分析】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解答】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说的是子代继承了父代的特征,属于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遗传。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遗传概念的理解。
10.【分析】詹姆斯?瓦特英国发明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解答】科学家瓦特发现水蒸气顶开了壶盖,从这一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受到启发,从而改进了蒸汽机。
故答案为:瓦特;水蒸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瓦特是从水蒸气顶开壶盖中受到启发改进了蒸汽机。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1.【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生物体的上一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大多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变异,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2.【分析】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指从婴儿出生到发育为成年人这一阶段。
【解答】人的生存需要睡眠,足够的睡眠可以使我们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但是,并不是睡眠时间越长越有益。经科学研究,人的睡眠最佳时间是8个小时左右,时间过长的睡眠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人在睡眠时血液循环减慢供给大脑的养分和氧气大为减少,致使活动能力减弱。如果睡眠时间过长,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养分,时间一长,人就会变得懒惰、头晕乏力,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人的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
13.【分析】生物的每一个特征不是都能遗传的,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解答】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包括可遗传变异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兄妹是来自于同一对父母,但是长相却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变异的定义即可作答。
14.【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物种生存,不适应环境的物种就会消失,这就是自然选择。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来理解。
15.【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解答】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紫色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如果误吃了毒蘑菇,可能导致人中毒,甚至死亡。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真菌能。使食品和其他物品变质,危害身体健康。
16.【分析】音箱是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仪器。
【解答】音箱的输入能量是电能,输出能量是声能,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动能与声能的转化。
17.【分析】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解答】化石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不是所有生物死后都会变成化石。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化石的形成即可作答。
18.【分析】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
【解答】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没有人知道恐龙到底是怎样灭绝的,但是地球上的恐龙已经消失了。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恐龙灭绝,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9.【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解答】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对比实验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内容,注意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
20.【分析】大自然环境的变化改变并选择着生物,生物因生活的环境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
【解答】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只有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才能更好地生存繁衍。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生物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四.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5分)
21.【分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还会使人们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故答案为:东;西。
【点评】此题考查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22.【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燃烧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没有;有;燃烧是化学变化。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23.【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又和我们息息相关,需要从自身做起。
【解答】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几点良好生活方式标准,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故答案为:按时睡觉和早期,不挑食不厌食,不抽烟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理的生活方式,需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