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上的街市》课件+朗读(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天上的街市》课件+朗读(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7 07:44:42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20.
天上的街市
1课时
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助学资料
03
预习思考
04
初读课文
05
精读课文
06
跟踪检测
08
课堂小结
07
积累拓展
09
课后作业
10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并背诵诗歌。
2.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形象化的语言。(重难点)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目标
儿??歌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象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神奇可爱的小星星。
新知导入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是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郭沫若早年的诗作形式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表现了五四时期的革命精神。
作者简介
助学资料
本诗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略有改动。这首诗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然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郭沫若痛恨这种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郭沫若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作《天上的街市》。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l6ng
)笼子

l7ng
)笼罩


sh
)无数

sh&
)数落

shu8
)数见不鲜

辨别多音字
预习思考
缥(
piāo)缥缈
剽(
piāo
)剽悍
瞟(
piǎo
)瞟一眼
隔(
g0)隔三差五
融(
r6ng)融洽
甚(
sh=n)甚至
斟(
zh9n)斟酒
湛(
zhàn
)湛蓝
郎(
l2ng)郎中
朗(
lǎng
)朗读
琅(
l2ng
)琳琅满目
辨别易混字
预习思考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给人看。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逛
理解词义
预习思考

读课

思考1:朗读这首诗歌,你能体会出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吗?
思考2:这首诗歌中分别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作用?
思考3:这首诗歌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思考问题
预习思考
天上的街市
【作者】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
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感情,感受诗歌自然朴实的风格,思考这篇诗歌表达了什么。
1.划分诗歌段落。
2.画出诗歌当中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第三段落
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由明星又联想到街灯。街灯像明星,明星又像街灯,诗人以街灯和明星互喻,巧妙地将天与地连成一体,创造了一种缥缈梦幻、充满诗意的美妙意境,为下文描写天上的街市做铺垫。
想象天上的牛郎织女团聚的生活。
第一段落
第二段落
描绘想象中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美好生活的向往,含蓄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第四段落
想象牛郎和织女在天街闲游的幸福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划分段落
初读课文
通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依次想到了什么?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神话故事中一一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象征】【比喻】“街灯”代表的是人间,“明星”引出的是天上。“街灯明了”表明是黑夜,这一场景具有象征意义,黑夜象征诗人所处的黑暗的现实社会,“街灯明了”象征黑暗社会中出现的希望与曙光。将在黑暗中发光的街灯比作在夜空中闪烁的明星,形象而又充满动感。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联想】【象征】
【比喻】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由实到虚。“现”字与首句的“明”字照应,准确地呈现出夜空中星星闪现的过程,表达了诗人看到明星时的惊喜之情。将天上的明星比作街灯,“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象征着黑暗世界里的希望与光明。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联想】诗人由地上的街灯又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一个“想”字总领第2、3、4节对天上的美好生活的描绘。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联想】【想象】由天上的街市自然地联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想象丰富、自然。“世上没有的珍奇”表明天上的街市是富足的,天上的生活是美好的,想象奇特丰富。以天上的富足、美好反衬人间的贫苦、黑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想象】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一反传统,说天河“浅浅的”“不甚宽广”,体现了诗人美好的想法,为下文写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牛郎织女本被天河阻隔,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但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们可以骑着牛儿来往。诗人紧承第2节中的两个“定然”又运用“定能够”这一极富肯定意味的短语,表现了诗人相信美好生活一定会到来的坚定信念。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想象】“闲游”写出牛郎织女的悠闲自在。这两句表现了牛郎织女的幸福自由,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定然”表示肯定,表明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联想】诗人由天上的流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灯笼,将虚幻的景象写得真实生动,令结尾更有一番动人的景致。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句子解读
精读课文
诗中四个“定然”和一个“定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定然”“定能”,是必定的意思,表达肯定的语气。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明明是出于想象,诗人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诗人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诗人修饰“流星”不用“颗”,而用“朵”,有何妙处?
“朵”作为量词,多用来形容云、花等。这里写流星,不用“颗”,而用“朵”,赋予流星以花的姿态,不仅写出了流星的美丽,而且陡然降低了流星的速度,使它可与下一句中的“走”同步,想象奇特,充满诗情画意。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
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朗读节奏
精读课文
诗人通过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好的天上世界和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生活的图景,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天上的街市
不满黑暗现实
向往自由幸福
街灯——明星
天河浅浅——不宽
天上街市——美丽
明星——街灯
陈列物品——珍奇
牛郎织女——来往
牛郎织女——闲游
那朵流星——灯笼
第3节
第2节
联想
第4节
第1节
想象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1.对《天上的街市》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B.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这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C.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D.诗歌借写街市的美好,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侧面批判。
C
跟踪检测
2.下列各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天上/的明星/现了
C.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
D.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B
跟踪检测
文本特色
1.联想自然,想象丰富
本诗的第1节运用联想,诗人由星星点点、时隐时现的“远远的街灯”联想到天上闪烁的明星,通过两个“好像”将街灯和明星联系起来,相互为喻,联想十分自然。
本诗的第2、3、4节都运用了想象。街市、牛郎织女,这都是人们头脑中已知的形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进行了再创造,把街市放到了天上,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美满幸福。
全诗围绕一个中心意象——天上的街市,展开合理的想象,在一个具体的、真实可感的情境(天上的美好生活)中将众多的形象组织起来,想象丰富,设喻奇特,毫无散乱之感,鲜明地表现了主题。
积累拓展
2.巧化故事,寄托向往
诗人化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改写,着力描绘他们在天上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样的改写中,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积累拓展
郭沫若《炉中煤》《夕暮》
《地球,我的母亲!》《太阳礼赞》等。
推荐阅读
积累拓展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注】?
拓展阅读
课后作业
诗中第一节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提示】月光、松林、白云、疏星。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以朦胧、恬静的美感。
【注】鲛(jiāo)人在岸,对月流珠;鲛人,传说中的人鱼。珠,珍珠。干宝《搜神记》:“南海之,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