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1届高三冲刺练习(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广州市2011届高三冲刺练习(必修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5-21 17: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11届高三冲刺练习(必修二)
一、单选题:
1.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下列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2.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  )
A.0 B.1/2 C.1/3 D.1/4
3.如图为两种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曲线图的d过程和图③中 B.细胞②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
C.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时期 D.细胞④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e过程
4.下图A、B、C、D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细胞个数;b为DNA分子;c为染色单体;d染色体
B.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精原细胞
C.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是在图中的B细胞完成
D.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CD
5.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1、2、3、4、1′、2′、3′、4′分别表示染色体,B、b、M、m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含有8对同源染色体,16个染色单体
B. 该细胞中1、2、3、4组成一个个染色体组
C.B和b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和M、m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该植物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7/16
6.右图是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含15N,另一条链中含14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
子代DNA中只含有15N的DNA占3/4
B.单个脱氧核昔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
新的子链
C.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③部位,解旋酶
作用于②部位
D. 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
(A+T)/(G+C)的比例上
7.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8.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 苏氨酸ACU、ACC、ACA
甘氨酸GGU、GGA、GGG 缬氨酸GUU、GUC、GUA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DNA分子中的①链是转录模板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一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③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9.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氨基酸 B.DNA可以边解旋边复制
C.人体细胞转录的场所主要是在细胞核 D.氨基酸是翻译的原料
10.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① ② ③ ④ ⑤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无
所含核酸种类 DNA DNA或R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否 否 是 否 是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⑤和① C.④和② D.④和①
11.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 )
①受精作用 ②病毒的增殖过程 ③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⑤细胞的融合 ⑥翻译 ⑦逆转录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⑥⑦
12. 右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
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流动
C.过程a仅在核糖体上进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
13.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黑色短毛 黑色长毛 白色短毛 白色长毛
雌(F2) 52 19 16 6
雄(F2) 49 14 15 5
A.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1对常染色体上 B.F1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接近5/8
D.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体
14.为获得纯和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③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15.人类对遗传奥秘的探索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下列遗传学家及其所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颜色的遗传提出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
C.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才是转化因子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6.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AaBb)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植株A为单倍体,高度不育
C.由花粉离体培养到形成植株A,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缍体的形成
17.植物开花与开花激素有关。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了“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经过远程运输到达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70年后,人们才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叫做FT的蛋白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 可利用新配制的Cu(OH)2对成花素进行鉴定
② 同位素标记法可获得成花素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直接证据
③ 植物开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④ FT基因只存在于植物叶片中而不存在于芽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8.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呈现显性纯合体(AABB)与隐性纯合体(aabb)之比为
A.1:1     B.2:1    C.3:1    D.4:1
19.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该假说不属于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0.右图为甲、乙家族患同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若6号与9号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 )
A.4/9 B.5/12 C.1/12 D.3/8
2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没有色盲基因 B.1个,位于一个染色体中
C.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D.2个,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
22.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 –-深紫色、Pm –-中紫色、Pl–-浅紫色 、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 >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m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 1中紫色︰1浅紫色 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 1深紫色︰1中紫色 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23.据图分析,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
A.(1)图中普通椒培育太空椒过程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B. 上图所示各例中只有图(4)发生了基因重组
C.(2)过程育种方法原理是基因突变
D.图(3)中把抗虫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限制性内切酶
24.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核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辐射会使人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
B.核辐射引起的性状改变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后代
C.射线起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D.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核辐射决定的
25.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基因
C。某由基因突变引起“一秆双穗”植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26.据图分析各育种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
提高突变率,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 。
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是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种子或幼苗期进行处理效果才好
D.过程⑥⑦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27.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某生物制品公司用如下方法生产干扰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干扰素基因为目的基因。细菌质粒是运载目的基因的相关酶工具。
B.该过程应用到了细胞融合和基因工程的技术
C.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D。该生产干扰素的过程应用到了基因重组,使酵母菌产生了定向变异
28.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29.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30.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31.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形成和着丝点分裂
B.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冲洗2次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32.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通过杂交育种要获得aabbdd植株,且每年只繁殖一代,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33.下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B.a过程能提高突变频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34.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克隆羊多利
35.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1,图中黑色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2中的(  )
图2
36.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
二、双项选择题:
1.下图甲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生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只发生在⑥阶段
B.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的⑤阶段
C.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D.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曲细精管
立意:考查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2.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A与B可发生自由组合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下图为某动物个体的细胞分裂图像,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⑤⑥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B. ④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
D. ⑥将产生2个精细胞
4.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
A.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B.中心法则只能适用于真核生物
C.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性状
5.在下列细胞或生物体中,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是( )
A. SARS病毒 B.蓝藻 C.动物的汗腺细胞 D.蚕豆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6.下图甲中4号为X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X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X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下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X病基因
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4号
D.3与一X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X病孩子的概率为1/4
7.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该昆虫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是AbD或Abd或abD或abd
C.该昆虫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或Dd
D.该昆虫在细胞分裂中复制的两个D基因分离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8.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l/2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但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确认
9.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6:1,现对一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则其子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不可能为
A.1:1:1 B.1:1:0 C.1:0:1 D.1:2:1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猫叫综合症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1.科学家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体内含有转基因玉米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这一现象说明
A.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B.转基因作物可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
C.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D.基因工程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2.让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
所示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由③到⑦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上相同
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1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14.捕食者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 )
A、促进种群的发展 B、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减少种群数量 D、减少物种的多样性
15.下图是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某植物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花粉 ① 植株A ② 植株B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问间期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C.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此过程需要使用植物激素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育三倍体转基因植物,可以防止基因污染
B.杂交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必须是纯合子
C.无子番茄通常是用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
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三、非选择题
1.图甲显示在人类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结果,图乙显示涉及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
(1)异常配子A、B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A的卵子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精子受精,写出可能会得到的遗传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在细胞分裂中的不正常情况可能发生在性染色体上。一个B卵子与一个正常精子受精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合子,如图丙所示:
解释为什么XO类型的合子可发育成一个个体,而YO的合子却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分)右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1)至(3)题:

(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①②③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 。在过程①中如果出现了DNA若干个碱基对的增添从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这种DNA的变化称为 。
(2)过程②称为 ,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 。
3.(10分)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 不同之外, 和 也不同。
(2)与图一中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和 。
(3)图三所示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规律,被命名为 。其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 。(填序号)
(4)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将Bt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时,为避免基因转移影响其他植物,一般不会将该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的 中,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 过程(填序号)。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 分子。
4.(16分)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病是一种罕见的以骨化不良为特点的单基因遗传病,患病个体Cbfal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突变,从而使其翻译产物中255位的精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己知谷氨酰胺和精氨酸的密码子分别为CAA、CAG和CGU、CGC、CGA、CGG。分析回答:
(1)正常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 。
(2)科学家对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病致病基因进行检测时,是用 做探针,利用 原理,鉴定基因的碱基序列。
(3)现有一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病的家族(相关基因用A、a表示,Ⅱ5 和Ⅱ6为同卵双生):
①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病的遗传方式是 。
②若3号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 。
③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Ⅱ5患该病,则该家系中患有该病的个体还有 。
(4)研究发现基因上碱基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若有一亲代个体的细胞中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而其子代的性状并未发生改变。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两种)(4分) 。
5.(16分)果蝇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良好材料,请回答:
(1)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对其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 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 个着丝点。
(2) 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身(D)的果蝇经过人工诱变可以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①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至少写出2种)。
②若只研究眼色,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果蝇表现型是 。
③基因型为ddXbXb和DDXBY的果蝇杂交得F1,求F1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3)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即 。
6.(16分)西葫芦的果皮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T与t)控制,其中白、绿、黄色三种色素在果皮细胞内的转化途径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①过程称为 。
根据上图可知,黄果皮西葫芦的基因型可能是 。
(2)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与纯合的黄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讲,F2的性状分离比为 。让F2的全部白果皮西葫芦与绿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3,则F3中白果皮西葫芦占 。
(3)某同学发现在某个黄果皮西葫芦果皮上长有一块白斑,如果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发生突变的是哪个基因? ,并可采用 技术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4)在运输过程中,对西葫芦果进行保鲜应提供低氧、 (1分)、 (1分)等外部环境。但西葫芦果的重量还是会减轻,请从细胞代谢的角度解释之。 。
7.(20分)Ⅰ、下图表示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性染色体简图。图中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1,Ⅱ2片段断为非同源部分。其种群中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的个体存在,已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D控制,为伴性遗传。
⑴由题中信息可知,控制该植物的抗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段。
⑵现有该植物纯合子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实验,推测杂交子一代
可能出现的性状,并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哪个片段。选用
的杂交亲本的表现型为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则:
如果子一代中 ,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Ⅱ2片断。
如果子一代中 ,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Ⅰ片断。
⑶假设某物质在两个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能合成,基因(G、g)位于Ⅰ片断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两个不能合成该物质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均能合成该物质,子二代中能合成该物质与不能合成该物质的比例为9:7,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⑷该生物种群中(个体数量很大),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
aa的个体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以后的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A和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可能会怎样?(在给定的坐标中用曲线图表示)
Ⅱ、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⑴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
序列是 (填写图中序号)。
⑵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
⑶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
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⑷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8.(16分)病理性近视是一种与HLA基因有关的常见眼病,具有发病早、发病快、近视度数随年龄增加等特征。下面是某病理性近视家族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H和h表示),请分析回答: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4号的基因型是 。
(2)1号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基因H和H分离发生在什么时期? 。
(3)已知HLA基因有3000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900个。在含32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2次,需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子代中放射性DNA分子的比例是 。
(4)有研究发现,部分病理性近视患者是由于缺乏脯氨酸酶而影响眼睛巩膜胶原纤维的
合成,导致视力异常。这可以看出,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5)请写出HLA基因所含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 。
(6)已知1号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1号和2号色觉都正常,则他们生一个两病兼患
孩子的概率是 。
9.(9分)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 ▲ 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过程发生在 ▲ 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
(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
(3)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
(4)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填“相同”或“不同”)。
10.(16分)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的西瓜育种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①③过程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和 。
(2)培育无子西瓜A的育种方法称为 。在花蕾期是如何处理品种乙获得无子西瓜B的? 。
(3)④过程中形成单倍体植株所采用的方法是 ,该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的 性。
(4) 图中⑤过程的育种原理是 。为确认某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 。
11.(16分)如下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性状,低酚是______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设计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12.(16分)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 B ,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 的植株不能开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 bb或aabb的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玉米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 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正常植株的幼苗,要尽快获得纯合的雄株和雌株,请简要写出育种方案: 。
(3)若上述获得纯合的雄株与纯合的雌株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可能为 。?
(4)杂合的雄株和杂合的雌株杂交,请用柱形图表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13.我国航天科研工作者通过是神州号宇宙飞船搭载种子进入太空,成功培育出了美丽“太空花”。
根据此育种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飞船搭载的种子应当选刚 的种子,而非休眠的种子的原因是什么
(2) 从飞船上带回的实验植物是不是都长成如愿的美丽“太空花”?
为什么?
(3)“太空花”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

(4)假设在“太空花”的果实体内有一种耐贮藏基因,要把他导入到番茄受精卵内培育耐储存番茄,这种育种方法的核心步骤是是
14.东南亚的野生香蕉是二倍体植物,但因有子而无法食用。无子的香蕉可食用,但易真菌的感染,食用香蕉面临灭绝。
(1) 无子香蕉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这种无子、可食用香蕉的变异来源可能是________。
(2)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生香蕉,你能培育出抗真菌的无子香蕉吗?
①育种方法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图解表示育种过程。
15.随着2008绿色奥运的成功实现,内蒙古沙尘暴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某同学欲探究原产新疆的一种野马随内蒙古环境条件的改善是否发生了进化。请你以两地野马为调查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探究此种马是否进化。
(注:此种马毛色为共显性,即显性纯合子为黑马,隐性纯合子为白马,杂合子为棕马)
(1)实验步骤:
①分别调查统计两地三种颜色的马所占的比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生了进化,如何证明是否形成了新物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施实验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原产某地的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植株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预测上述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如何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c植物的后代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了具有庞大的种群外,还应具有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一、单选题
1、B 2、A 3、B立意:考查对减数分裂图象和曲线的理解。4、A 5、A
6、C【考点】DNA复制条件、DNA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结构
【立意】考查学生试图能力和对DNA分子结构、DNA复制的理解和对作用于DNA分子有关反应的酶作用的理解的
7、C 【考点】RNA、DNA的结构与在细胞中的分布
【立意】考查DNA、RNA分子结购与细胞器生理功能的纵向关系
8、D【考点】DNA的转录和基因的表达
【立意】考查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
9、A【考点】DNA的转录和基因的表达
【立意】考查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
10、D【考点】DNA,RNA分布,细胞结构、遗传规律
【立意】考查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11、A【考点】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以及有关生物技术
【立意】考查基本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12、B【考点】转录和翻译过程
【立意】考查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读图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3.C 14.D 15.B 16.A 17.D
18.A【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命题立意】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灵活应用,纯合子、杂合子概念的理解
19.B【考点】孟德尔分离定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孟德尔未提出基因概念
20.B【考点】基因分离定律应用,遗传图谱分析、概率计算
21.A【考点】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减数分裂,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命题立意】考查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减数分裂,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2.C 【考点】基因与性状的相对关系,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基因与性状的相对关系,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
23.D出题立意:综合考查学生对几种育种方法原理的理解及实例的分析
24.D 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的理解和应用
25. C 考查学生对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的理解,染色体变异的特点。
26.A 以图解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几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比较几种育种方法的优缺点、过程
27.D 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过程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8.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化学组成和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细胞中DNA和RNA的作用。
【规范解答】选B。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的化学组成,花色基因均含有A、T、C、G四种碱基;基因突变不会改变DNA的分子数目;细胞中的RNA含量和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强弱有关,和基因突变没有相关性;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他们的差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
29.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中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成倍的增减。
【规范解答】选C。
30. 【考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原理的综合分析。
【规范解答】选B。
31.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化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化的实验与染色体变异进行综合分析。
【规范解答】选C。用低温处理根尖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分裂,从而影响染色体移向两极,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整个过程中不存在减数分裂,也就不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
32.【考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解析】选C。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一年;种植aabbdd种子一年;得aabbdd植株;所以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
33.D【考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上的应用。
34.【考点】物种形成的知识点 立意:对生殖隔离的理解 【答案】 A
35.【考点】种群进化实质的理解 立意: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及对进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答案】 B
36.【考点】基因频率的计算 立意:考查学生对有关性染色体的基因频率的计算。【答案】D
二、双项选择题:
1.AB 2.BD 3.AC 4.CD 【考点】中心法则 【立意】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5.BD 【考点】中心法则、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立意】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6.CD 7.CD 8.AC 【考点】孟德尔遗传规律、可遗传的变异-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
【命题立意】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及其本质
9.A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特殊变式情况 。
【规范解答】从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9:6:1的比例可知题中所涉及的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是9:3:3:1的变形,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 扁盘状南瓜的基因型应有4种,测交结果有:AABB X aabb→1:0:0 AaBB(AABb) X aabb→1:1:0 AaBbX aabb→1:2:1
选C
10.A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基因的表达、遗传的基本规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以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为载体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
11.AB 【考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命题立意】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基因重组的类型。
12.AC 【考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上的应用。
13.【考点】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与 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A D
14.【考点】 生物多样性 答案;A B
15.AB【考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单倍体育种上的应用。
16.AD 【考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上的应用。
三、非选择题
1.答案: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进入同一个细胞中 
(2)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性愚型) 
(3)X染色体较Y染色体大,可能含有个体发育所必需的基因
【考点】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 【立意】考查基本知识的理解
3.(10分)(1)模板 酶 原料 (2)核糖 尿嘧啶 (3)中心法则 ①、③、⑤ (4)细胞核 ③、⑤ 多肽
【考点】DNA复制、转录和表达、基因工程 【立意】识图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4.(1)G∥C (2)(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碱基互补配对(或答DNA分子杂交) (3)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1/6 ③I1、II3、II 4、II6、IIl8
(4)(共4分,写对以下两种解释各给2分)
a)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而不是在生殖细胞中;
b)突变发生在父方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上,则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
c)突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d)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e)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基因的变化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f)突变没有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突变发生在内含子、非编码区、非基因片段);(其余合理答案也可)
5.【考点】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图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及其应用,延伸至伴性遗传、自由组合,试题设计难度合理,综合考点较广。
答案:(1)5 8
(2)①各种射线幅射,高热、低温、超声波或次声波等 (酌情给分)
②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只写1个且对给1分)
③(6分) P: 黑身、异常刚毛雌果蝇 灰身、正常刚毛雄果蝇
ddXbXb × DDXBY
配子: dXb DXB DY
DdXBXb DdXbY
F1: 灰身、正常刚毛雌果蝇 灰身、异常刚毛雄果蝇
1 : 1
P、配子、F1、×、箭头均标明清楚(1分);亲本、配子、F1的基因型写对(1-2个1分、全对2分),
亲本、配子、F1的表现型写对(1-2个1分、全对2分);F1的比例(1分)
(3)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6.【考点】基因的表达,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自由组合规律
【命题立意】本题(1)考查基因与性状的相对关系(2)考查基因自由组合。(3)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结果(4)考查细胞呼吸的应用
【规范解答】(16分)(1)基因的表达 bbTT或bbTt
(2)白色:黄色:绿色=12:3:1 2/3 (3)b DNA分子杂交
(4)低温、一定的湿度 西葫芦果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CO2等,导致重量下降。
7.【考点】I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生物的进化, II现代生物科技,基因的表达,转录的条件,基因的突变,基因的分离定律
【命题立意】I(1)(2)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引至伴性遗传(3)考查自由组合规律(4)考查生物进化的实质: II(1)(2)考查基因的表达,转录的条件(3)(4) 基因的突变,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20分)
Ⅰ、⑴II1 ⑵雄性全为不抗,雌雄全为抗性;雄性中出现抗性植株
⑶EEgg 和 eeGG (EEXgXg 和 eeXGYG)
⑷A起点60﹪,a起点40﹪(2分)及曲线趋势1分。
Ⅱ、⑴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和⑤ ⑵RNA聚合酶 ⑶1/4 ⑷3/4
8.【考点】人类遗传病,减数分裂,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中心法则,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伴性遗传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减数分裂,DNA复制,基因的表达,中心法则,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伴性遗传(考点丰富、能力拓展,好题)
答案:(16分,每空2分)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只写“常隐”不得分) HH或Hh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写“减数第二次分裂”只给1分) (3)1800 100%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复制 DNA mRNA 蛋白质 (6)1/16
9.【考点】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的时间及意义,翻译的过程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的时间及意义,翻译的过程
答案:(9分)(1)ABC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 AB (2) A 原始材料(3)酪氨酸 (4)由a到b  相同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作物西瓜在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参考答案】(16分)
(1)秋水仙素   生长素   (2)多倍体育种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没有受粉的雌蕊的柱头,并套袋
(3)花药离体培养 全能 (4)基因重组 有丝分裂中期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方法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用规范的遗传图解表达遗传学问题。
【规范解答】(1)棕色性状在诱变当代出现,为显性性状;低酚性状在诱变I代出现,为隐性性状。(2)诱变当代中的棕色高酚植株自交,诱变I代中出现棕色高酚和白色高酚两种表型,则诱变当代中的棕色高酚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诱变当代中的白色高酚自交,诱变I代中出现白色高酚和白色低酚两种表型,则诱变当代中的白色高酚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3)诱变I代中的棕色高酚植株,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欲尽快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应选择白色低酚植株与棕色高酚植株杂交,F1代时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1)显性 隐性 (2)AaBB aaBb (3)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棕色棉,或不出现白色棉) 遗传图解如下(6分)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作物玉米在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参考答案】(16分)(1)10 正常植株:雄株∶雌株=9∶3∶4
(2)选择正常植株的花粉(AB、Ab、aB、ab)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即正常植株(AABB) 、雄株(aaBB)、雌株(AAbb、aabb)(6分)
(3)正常植株、雄株(2分)
(4)(4分)右图
13. 通过具体的实例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概念及在育种应用的原理特点的理解,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1)萌发;种子萌发后进入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基因突变
(2) 不会,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 (3)C或 G (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4.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多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
答案:(1)染色体变异
(2)①多倍体育种

说明:从中选出抗菌的品种。(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①基因工程育种 ②a.提取抗菌基因(目的基因);b.抗菌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原有的三倍体香蕉细胞中;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出抗菌的香蕉新品种。
15.考点:将生物进化的知识具体应用实践中.
【答案】 ②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基因频率
③比较两地的基因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2)在自然条件下看两地野马能否交配,如能交配看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3)调查野马的数量要足够大,并应随机选取
16.考点:生物与环境必修的综合题;同时结合实验设计.
【解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生物进化的实质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则生物没有进化。
(3)根据自然选择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上升、不变、下降。
(4)基因频率维持不变的条件有:①种群足够大;②没有迁入和迁出;③没有基因突变;④自然选择不起作用;⑤个体间自由交配。
答案:(1)种群 自然选择
(2)否 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变化
(3)①若D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上升
②若D控制的性状对环境适应性差,则D基因频率下降
③若环境对各性状无选择作用,则D基因频率不变
(4)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个体间自由交配,无基因突变
F1
花药
叶肉细胞
F2
Fn
单倍体
纯合高蔓感病植株
与纯合矮蔓抗病植
杂 交
纯合高蔓抗病植株
转基因植株

加倍
筛选
导入
抗病基因


培养
1
2
3
4
4
5
1
3
2
4
5
4
5
5
3
1
1
2
2
a
b
c
d
20090408
白色色素
绿色色素
黄色色素
B基因
蛋白B
抑制
T基因
酶T








β—珠蛋白基因DNA单链
mRNA
女性患者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1
2
3
4
5
6
7
8



b
A
转录
翻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