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5 10: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2.2015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访问大陆时表示,达成两岸的“九二共识”是双方合作交流的基础。“九二共识”指的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的共识
C.两岸就经济交流达成共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在少数名族地区实行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它是(

A.计划生育
B.一国两制
C.西部大开发
D.民族区域自治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结成的民族关系是
A.大杂居
B.小聚居
C.以汉族为主体
D.平等、团结、互助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B.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6.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7.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A.土地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
D.生产改革
8.“十三五”时期是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为此,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完善了对口援藏工作机制,为推动西藏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上述材料说明了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哪项内容
A.和平解放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发展
9.2019年恰逢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澳门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这充分说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B.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0.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歌手
民族
歌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土家族
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11.今年的澳门回归20周年。20年来,澳门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1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3.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②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③百年荣辱人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④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14.香港、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深圳和珠海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它们最大的区别是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制度不同
C.自治制度不同
D.主权归属不同
15.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在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C.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17.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精神的是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建立经济特区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②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③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④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1959年,克松社区成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小亮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克松社区,感受它的魅力。完成下面小题。
19.他们与当地社区居民畅谈60年来的变化。老一辈的居民激动地提道:“新西藏是我们老百姓的天堂,每家每户都有吃不完的食物”“现在条件很好,居民都过上了好日子”。这些让老一辈西藏居民激动的变化源自(

①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②当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③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④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小亮和同学们与克松社区居民身着盛装,并与他们手挽着手,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小亮和同学们可能看到的场景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地区政权交接仪式。下列对“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②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
③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④使香港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人民大团结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体现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主集中制
C.西比大开发战略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近来,蔡英文发表谈话,把“九二共识”批为“强迫就范的通关密语”,又以“两国论”的形式“把中国和中华民国台湾并列”。这说明
A.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B.“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C.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D.两岸统一任重而道远
二、简答题
24.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25.和谐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某校同学进行“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去共同探究。
步骤一:史实举例
(1)完成表格
朝代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西汉

两次出使西域。
唐朝
唐太宗把②
嫁给松赞干布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管西藏
步骤二:阅读探究
材料一:北京5月23日电22日7时50分许,乌鲁木齐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目前已经造成31人死亡,94人受伤。
——中新网
材料二: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
——《中国通史》
(2)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3)材料二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步骤三:学史感悟
(4)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代的民族关系?
2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谁?
(2)写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含义。
(3)这一伟大构想首先在哪两个地区得以实现
2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麓,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之为回部。18世纪中期,曾参与准噶尔贵族叛乱的回部贵族小和卓怂恿其兄大和卓发动叛乱。
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于危急中。
——摘自北师大版式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一朝代?贡献最大的是那一历史人物?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政府处理新疆危机、加强统治的具体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哪项基本政治制度?(2分)该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A
6.B
7.B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A
15.B
16.C
17.D
18.B
19.A
20.D
21.C
22.A
23.D
2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祖国。
25.(1)①
张骞
;②文成公主
;③清朝

(2)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②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③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元朝
回族

(4)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既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因地制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走共同繁荣的道路。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打击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等。
26.(1)邓小平
(2)“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香港、澳门
27.(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一国两制
28.(1)朝代:西汉(或汉朝)。
人物:张骞。
(2)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收复新疆,设立新疆行省。
(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认识:自古以来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