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1 反应规范,是指在各种条件下,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的幅度。生物的遗传性状由基因型所决定的部分,实际上只是生物的反应规范,而不是表现型的全部。
2 外显率,外显率是指一个生物体的基因型,能够如实地表现为它所对应的表现型的比例。
3 表现度,表现度是有关的基因型在表现型上得到实现的程度 。
一 基因型的表型效应
喜马拉雅兔毛色在不同温度的反应规范
一因多效现象
1 因为代谢链的关系,其中一个基因链节的改变导致和整个代谢链的所有链节的性状都发生改变。
2 一个基因的性状在多个器官中同时得到多种表现。
多因一效现象
一种表型效应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现象。
显隐性现象的相对性
1 不完全显性
杂合体中显性基因的作用不完全表象出来。
2 嵌镶显性
显性作用在身体不同部位表现的现象。
3 并显性
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同时表现的现象。
鸡毛色遗传的不完全显性现象
MN血型的并显性遗传
显隐性现象的相对性(二)
4 显隐性因观察角度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1)圆粒豌豆的淀粉颗粒形状
(2)镰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状
5 显性性状在一定的体内外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正常红细胞
镰刀状红细胞(杂合体)
镰刀状红细胞(纯合体)
表型模写
由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模写基因型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
1 果蝇的残翅在高温下模写野生型的翅形表型。
2 蚕的二化性品种在高温催青时模写一化性品种的经济性状。
第二节 致死基因
基因性状的表达导致个体在生命的一定阶段死亡。早期致死可导致分离比改变。
第三节 复等位现象
在群体中,一个基因的等位形式多于三种的现象。
黄毛鼠基因的纯合致死
马毛色遗传的复等位现象
桑蚕皮斑遗传的复等位现象
人类血型遗传
ABO血型(复等位遗传)
孟买型血型(AB抗原的前体物质缺如,导致假O型血)
Rh血型(新生儿溶血症)
ABO血型的凝集反应
第四节 基因互作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叫作基因互作。
1 基因互补 (非等位基因互作后产生新的性状)
鸡冠形状的遗传
F2 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单片冠
=9∶3∶3∶1
(1)互补作用
豌豆花色遗传
F2 红花∶白花=9∶7(互作后导致红花)
鸡冠的互补遗传
豌豆花色遗传的互补作用
(2)累加作用
南瓜果形的遗传(显性基因使果形变短)
F2 扁南瓜∶圆南瓜∶ 长南瓜=9∶6∶1
(3)重叠作用
荠菜角果的遗传(一或二对基因的显性都使果形呈三角形)
F2 三角形∶圆形=15∶1
(4)抑制作用
蚕显性白茧的遗传(抑制基因的存在使黄茧基因不能表达)
F2 白茧∶黄茧=13 ∶ 3
南瓜果形遗传的累加作用
荠菜果型遗传的重叠作用
(5)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基因存在时对下位基因的表达起掩盖作用)
燕麦的颖色遗传
F2 黑颖∶黄颖∶白颖=12 ∶ 3 ∶ 1
(6)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基因纯合时对下位基因的表达起掩盖作用)
家兔毛色遗传
F2 灰色∶黑色∶白色=9 ∶ 3 ∶ 4
老鼠的毛色
老鼠毛色遗传的隐性上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