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卷I
(选择题,30
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请将所选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
(2019●福建)“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2019.贵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
A.1919年10月1日
B.1945年10月1日
C.1949年10月1日
D.1956年10月1日
3.
(2019.
吉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自主的标志是(
)
A.南京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香港回归祖国
4.
(2019.安徽)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5.
(2019.
山西)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人
民英雄纪念碑
D.宜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
(2019.河南)抗美极朝战争结束儿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7.
(2019
.呼市)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峙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军赶出了朝鲜半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如图协议的签署表明我国(
)
A.实现了全国统一
B.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大陆获得了统一
D.彻底解决了民族矛盾
9.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某中学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种精神啊!”这种“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10.“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在何时在哪里签订的(
)
A.1953年,平壤
B.1954年,平壤
C.1953年,板门店
D.1954年,板门店
11.下列事件中,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是( )
①新中国成立
②土地改革完成
③抗美援朝的胜利
④新政协的召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2.1950年辽宁金县经过土地改革后,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造为良田,种上了花生和棉花。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土地改革
A.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变
B.消灭了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
C.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使粮食生产获得了巨大丰收
1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含义是土地归(
)
A.集体所有
B.国家所有
C.农民所有
D.乡镇所有
14.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了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人农村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15.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文彩是四川最大的地主,不久其田产被他的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走,出现这--变故的历史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卷II(非选择题,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世纪上半期,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这两位伟人是谁?
(2分)
(2)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同,分别是什么?
(2
分)
(3)这两次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
(2分)
材料二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4)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举出近代史上列强两次人侵北京城的战争名称。第二次列强人侵北京后清政府被迫与其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4
分)
(5)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下列两图所显示的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请说出图一、图二所反映历史事件名称,并分别指出其标志性的历史意义。(4分)
图一“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图二
“中国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1953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背景篇——土地制度深恶痛绝]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材料一与解放前的哪一经济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分)
[政策篇——有法可依
目的明确]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
(1分)
[改革篇——土地易主
欢欣鼓舞]
材料三
(3)上面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
分)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4)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分析材料二中土地改革的目的实现了吗?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请再举出两项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共产党部队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任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规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美国总统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讲话
材料二
见下列图片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
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敌对政策的两例具体史实。(2分)
(2)请分别说出材料二四幅图片中的伟人或先烈的名字,并分别概括出这些人物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所作的重大贡献。(4分)
(3)以材料二中图三、图四中人物为代表的先烈们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1分)
※※
※※※※※※※※※※※※
※※※※※※※※※※※※
※※※※※※※※※※※※
※※※※※※※※※※
【参考答案】
卷1
选择题
1~5
CABDC
6~10
BCCDC
11~15
BCCDA
卷II
非选择题
16.(1)孙中山、毛泽东。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革命纲领不彻底;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国民党统治腐朽。(意思对即可)
(4)第二次鸦
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5)图一: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7.(1)制度: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影响: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措施: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
(3)事件:土地改革。
变化:分到土地、农具、房屋等,不必向地主交租等。
(4)实现了。
措施: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授朝。
18.(1)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灣;侵略朝鲜,人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2)图一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图二是彭德怀:领导了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巩固了新中国。图三是黄继光: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眼,壮烈牺牲。图四是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最后壮烈牺牲。(3)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