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核舟记》课件(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核舟记》课件(5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7 19: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了解作者
常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可能是长安人(有争议),与王昌龄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由本诗演化出成语“曲径通幽”“万籁
俱寂”,沿用至今。
兴福寺寺中禅院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成为兴福寺画龙点睛之笔
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听读听字音、听节奏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高 林。
曲 径 通 幽 处,禅 房 花 木 深。
山 光 悦 鸟 性,潭 影 空 人 心。
万 籁 此 俱 寂,但 余 钟 磬 音。
/ / / /
/ / / /
/ / / /
/ / 都 / /
韵脚
▲ ▲ ▲ ▲
2/1/2
2/2/1
万籁(lài)
钟磬(qìng)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壁诗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书写
解 题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高林:高树之林。
曲径:作“竹径”。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使……高兴。此句意思是,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使……空。人心,指人的世俗之心。此句意思是,潭中的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
读懂诗歌的大意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我走进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高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更显得幽深。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的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只能听到寺院里撞击钟磬发出悠扬的声音。
读懂诗歌的大意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概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晨游寺后禅院时,所见到的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美好境界。
(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袅袅的钟磬声。)
清 晨 入 古 寺
初 日 照 高 林
首联
首联交待了时间地点,写出了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颔联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显静,形象地描绘了破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成语“曲径通幽”出于此句。
潭影空人心
山光悦鸟性
颈联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
(是从内心的感受的来描绘后禅院的清静幽美)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内心宁静的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
此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破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理解诗中的禅意
营造禅境
礼赞佛宇之情。
参透禅心
本诗通过写 ,
运用 表现手法,创造出
的意境,表现了
作者 的思想。
中心:
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景物
以静显静,以动衬静
幽深寂静、安祥和平、自然高远
追求清净隐逸生活
1、《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___。
2、诗中写环境幽静(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写美丽的山水使人心灵愈加沉静的句子是___,____。
4、表达诗人追求清净隐逸思想的诗句是:
5、 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6、诗中表明诗人对佛学向往的诗句是:
7、诗中表现了中华文化对曲折美的追求的诗句是:
送 友 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品读古诗,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目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走近作者
朗读诗歌
送/友人
李白(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听 读
字音 节奏 韵脚
诗歌大意
送 友 人
李 白(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重点字词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白水:清澈的水。
【3】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4】别:告别。
【5】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指远行的朋友。
【6】征:远行。
【7】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
【8】自兹去:从此离去。兹,此。
【9】萧萧:马嘶叫声。
【10】班马:离群的马。
诗歌大意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
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
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
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
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概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赏 析
赏 读
1、诗 歌 的 意 象
2、作 者 的 感 情
3、表 达 技 巧
1、《送友人》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青山 白水 孤蓬 浮云 落日 班马长鸣
2、体会这些意象 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青山 白水
送别环境,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色彩明丽。
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孤蓬
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
这一形象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
声珍重可比。
浮云 落日
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
道会飘泊到何处。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
一轮西沉的红日徐徐落下,仿佛不忍遽然
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班马长鸣
萧萧长鸣的马儿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
不愿脱离同伴。马鸣衬托离情别绪。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
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
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
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
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
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小 结
3、表 达 技 巧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首联
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颔联
这一联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感情真挚;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颈联
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尾联
通过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分离时内心的感受。
化用古典诗句,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鉴赏表达技巧一般从四方面切入:
构思立意
诗歌与众不同的地方
境界开朗,意境高远,自然流畅。
送别的环境山清水秀,充满诗情画意,没有一味地表达伤感,而是在乐观中让我们体味到诗人与朋友间的真挚感情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课堂小结
《核舟记》复习
《核舟记》复习
一、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填空
1、《核舟记》本文选自 (朝代)人 编辑的笔记
小说集 作者是 (朝代)嘉善人 (人名)
?2、《核舟记》是一篇 (体裁),说明对象是 ,
被对象的特征是 。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是按照
的顺序说明的。
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
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作者是 代大
作家_ __
5、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核舟记》复习
一、文学常识课文内容
1、《核舟记》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
《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朝嘉善人魏学洢
?2、《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体裁),说明对象是核舟,
被对象的特征是奇巧。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是按照中间—船头
—船尾的顺序说明的。
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
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作者是宋代大
作家_苏轼___
5、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
二、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 )
???2、左手倚一衡木?( )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 )
??
(二)、词类活用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 )
?2、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 )
?3、箬篷覆之。(箬篷: )
4、石青糁之。(石青: )(糁: )
二、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
(二)词类活用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 高高的帽子)
?2、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3、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4、石青糁之。(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
(三)一词多义
1、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 )
其人视端容寂( )
2、可 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3、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4、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文曰“初平山人”( )
5、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三)一词多义
1、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末端)
其人视端容寂(正)
2、可 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3、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4、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做)
文曰“初平山人”(是)
5、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同“又”,用
来连接 整数和零数)
(四)古今异义词
1、尝贻余核舟一。( )
2、高可二黍许。( )
3、其两膝相比者。( )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5、矫首昂视。( )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四)古今异义词
1、尝贻余核舟一。(尝:曾经。)(贻:赠。)
2、高可二黍许。(可:大约。)(许:左右)
3、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
5、矫首昂视。(矫:举。)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
五 虚 词
1、其 其两膝相比者( )
其人视端容寂( )
则题名其上( )
其色墨;其色丹( )
2、为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中轩敞者为舱( )
为字共三十有四( )
3、而 启窗而观(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五 ) 虚 词
1、其 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
其人视端容寂(那,那个)
则题名其上(指船底的)
其色墨;其色丹(它的,指字的)
2、为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为字共三十有四(刻有)
3、而 启窗而观(表承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但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其两膝相比者
4、各隐卷底衣褶中
5、其人视端容寂
6、嘻,技亦灵怪矣哉!
7、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其两膝相比者
4、各隐卷底衣褶中
5、其人视端容寂
6、嘻,技亦灵怪矣哉!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
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各自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
啊,技艺也真是神奇极了!
7、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总计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表达的思想内容
思路
意象的寓意,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从共性来看,必须了解其一般寓意。从个性来看,与作者的感情密切相关,必须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语境分析。
片云:从其特性揣测,轻盈,飘移不定。根据诗人身世,可知指飘泊。
孤月:注意一孤字(具体语境)。这里应是喻孤独。
落日:与一般寓意相同,指暮年。
秋风:有萧瑟之感,这里应指生活的艰难。
最后,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看看营造一种怎么的情感氛围。
答 案
“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