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7 06: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洲入主中原。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但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僵化和腐朽,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进過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兵人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李自成起义和明亡清兴的过程。
【教学难点】
李自成起义军得到拥护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祖训
材料二:在我看来,自称日月双悬的"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和最沉闷的朝代。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教师: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明朝的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你们对明朝有什么的印象呢?在当时强盛一时的明王朝在其统治二百多年后为什么会迅速走向了衰弱与灭亡?明朝是如何被推翻的?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材料,引出学生对明朝的印象。进而询问明朝为什么灭亡及被推翻的过程,以此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明朝的统治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明朝的统治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展示材料:
材料一:至刘瑾(明正德年间官官),则焦芳、刘宇、张彩等为之心腹,我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
——《廿二史札记·明代宦官》
材料二:明熹宗朱由校当政时期,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一心沉浸在做木工里面。他整天的和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展示图片:
教师:明朝中后期,政治日趋腐败,朝政日趋混乱。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
展示材料:
材料一: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明经世文编》
材料二:
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时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明史》
展示图片:《流民图》
教师:上述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设计意图)本目知识首主要讲述明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通过材料和图片来反映逐一深入讲解,环环相扣,由浅及深,使学生全方位厘清本知识点。
(过渡语)在明末这样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社会背景,导致了明末的农民起义。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
农民起义爆发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旱灾的情形
材料二:(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展示图片:《流民图》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农民起义爆发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政治腐败,赋税苛重,阶级矛盾尖锐。
(2)陕西北部大旱,饥民遍野,催征如故。
2.起义主力军
教师:广大农民无法忍受,纷纷起义反抗。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展示图片:《李自成》
展示材料: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陕西米脂人,年少时喜好枪马棍棒。其出身贫农,家境非常困难。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并给本邑地主牧羊度日。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1630年,跟随高迎祥起义。1636年被推为“闯王”,人称“李闯王”。
3.李自成起义经过
展示图片:《明末农民起义形势》
教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材料二: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展示图片:
【想一想】李自成的农民军为什么会得到广大民众欢迎和拥护?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李自成受到农民的欢迎,是因为“均田免赋”符合农民的要求,反映了农民的心声。李自成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这与明朝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对比
教师:攻克西安,1644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展示:
教师:攻克北京,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血衣遗诏》
(设计意图)本目知识首先从农民起义爆发原因开始讲解,然后讲述起义军的主力,继而讲述李自成起义的经过,环环相扣,由浅及深,使学生全方位厘清本知识点,同时通过合作探究,思考李自成的起义军受欢迎的原因,开拓了学生深层次思维。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观看“【知识解析】明朝的灭亡”视频,直观了解朱明朝灭亡知识点。
过渡:在明朝走向末路的同时,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展示图片:《努尔哈赤》
展示材料:
努尔哈赤,清朝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25岁起兵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教师: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展示图片:《皇太极》
展示材料: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知识拓展】八旗制度
展示图片:
教师: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即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2.清兵入关
展示图片:《吴三桂》
展示材料:
吴三桂为明辽东边防部队将领,28岁升为山海关总兵。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军主力殆尽,吴三桂几乎成为挽救明朝的“唯一救星”。但李自成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降而复叛,引清军入山海关,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其仓皇撤出北京。
——《崇祯十七年》
展示材料: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闻爱姬陈沅(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
——《明史》
展示图片:《清军入关》
教师: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教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原明朝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从此一蹶不振。退出历史舞台!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
【知识拓展】多尔衮
展示图片:《多尔衮》
展示材料:
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少年时多次随兄出征蒙古与明朝,屡建功勋。其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后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1650年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
(设计意图)本目知识首先从满洲兴起开始讲解,继而讲述清军入关过程,环环相扣,由浅及深,使学生全方位厘清本知识点。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演示“【历史地图】清军入关”动画,直观了解明清军入关的知识点。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完成“【活动设计】农民起义简表整理”活动。通过本活动,提升学生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了解。
【课堂小结】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明末农民战争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却为以往农民起义所不及。
1
/
13